七成以上老人曾被公交踏板困扰
专家建议:合理规划加数字化手段
见习记者 乐美真 李婳
针对公交车停靠是否规范、踏板是否较高导致老年人上下车不便的情况,本周二,老年生活体验官实地测量公交车停靠距离及踏板高度等。报道刊发后,不少老年朋友向本报反映,自己在乘坐公交时遇到过停靠远、踏板高,上车比较吃力的情况。
为了解更多老年人的真实情况和想法,老年生活体验官再次走上杭城街头,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开展调查。同时,记者采访了杭州市公交集团、杭州市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及交通运输相关专家。
七成以上老年人
曾遇上下车难题
在市体育馆公交站点,体验官遇到了正在等车的陈女士。76岁的陈女士表示,部分公交车踏板确实较高,如果公交车停靠得离站台较远,老年人腿脚没劲,上下车确实费力。她希望公交车停靠时能尽量靠近站台一些,让老年人上下车更方便、安全。
随后,体验官采访了25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18位表示公交车停靠不规范时,公交车踏板高度会成为上下车的困扰。
84岁的王先生说,老伴腿脚不太灵活,由于公交车踏板较高,每次乘车都必须有人扶她上去,“我们动作比较慢,有时候也担心影响其他乘客上下车。”
75岁的葛先生表示,自己经常坐公交车,对于上下车难,他摸索出一个“技巧”——上下车别直上直下,而是把身体横过来,这样膝盖弯曲力度没那么大,相对轻松,也不容易摔跤。
体验官还询问了数位年轻人的看法,其中不少人表示,在候车中也观察到了老年人的难处。
21岁的崔女士和34岁的冯先生都认为,站台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老年人通过站台上下车会更加安全便利。
24岁的王先生表示,有时在公交站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大多数时候他都会在老人上下车不便时,帮着搭把手。
司机做好“人性化3秒”
帮一帮扶一扶慢一慢
对于公交踏板高低不一的问题,杭州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老年人上下车,优先采购低入口(公交踏板高度与站台基本持平)车辆,该类车辆离地高度在360毫米左右。此外,公交集团正在逐步减少上车后有多层台阶的公交车使用率。
杭州市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中心公交轨道处处长邓瑞表示,为更符合老年人出行习惯,去年中心就要求公交集团购置的新型车辆全部为低入口,比如开到老人家门口的微循环公交,采用了8米级低入口车型。
针对老年人反映停靠较远的问题,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1月20日起,杭州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交运营司机“规范停站”专项整治行动。整治行动明确规定,车辆停站位置应距离站台50厘米左右。对于老年乘客,公交集团将继续做好司机的宣教工作,实施“人性化3秒”,即当老年乘客上车时,驾驶员尽量做到帮一帮、扶一扶、慢一慢,遇特殊情况更要做好照顾工作。
“接下来,我们将开展交通出行服务提质行动,包括交通场所无障碍环境服务提升,全面开展公共交通、出租车等行业从业人员培训,从硬件软件等多方面改善老人的出行环境。”邓瑞说。
______________/ 专家 /
运用大数据分析
注重老年人体验感
在杭州市综合交通运输研究中心专家吴海卫看来,要彻底解决老年人的上下车难题,需要多方合力。
“很多时候导致司机难以就近停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站台因机动车、共享单车违章停靠、停放,或者树木高大、树枝蔓延,影响公交‘贴站’停车。目前只能通过交管部门加强停车监管,以及绿化部门修剪站台周围的高大绿化树木来优化。”吴海卫说。
吴海卫认为,车辆违规停靠公交站台这个问题追根溯源是在城市建筑、道路的前期规划设计中,忽视了社会车辆、网约车、出租车的临时停靠需求,导致这些车辆只能选择在公交港湾站临时停靠。目前,杭州市区已在大量推广绿色临停泊位,将有助于缓解这一难题。
方便老年人出行很大程度上是城市文明水平的体现,不仅是老年人上下车,在车身文字、站牌字体、站台标识、电子站牌设计、刷卡支付、公交App的适老化等方面也应注重老年人体验感。
在数字化时代,运用新手段提升服务效能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筛选一些老年人出行频率较高的站台,做相应适老化服务提升。”吴海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