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闻“镜”色变
让诊疗更舒适
本报记者 徐小翔
80岁的王大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多年,作为老病号的他是医生口中的模范患者。今年,他做了胸部CT后发现有恶性肺结节,医生建议他做支气管镜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不过这一次,“模范生”却百般推脱。
原来十几年前,老人曾因肺部感染需要取痰液标本,做了支气管镜。然而,局麻下的支气管镜给王大伯留下了严重心理阴影。王大伯说,那种感觉就像溺水,剧烈窒息感伴有难以抑制的呛咳,似乎整个肺部在胸腔里抽搐。他说什么都不愿意再做支气管镜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医生告诉王大伯,现在已有无痛支气管镜,可以在睡着的状态下做完检查,不像局麻那样难受。最终,王大伯在麻醉医生的密切监护下,进行了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术后,王大伯说自己不再恐惧了。
该院麻醉手术部主任严敏表示,老年人心肺功能处于衰退状态,患者面临手术刺激时,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同时,一些大型手术本身对患者存在一定打击。
所以,麻醉科医生在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传统监测上,还会使用具有专科特色的监测加强监护,比如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心排量监测,可实时观察心血管功能;利用脑氧饱和度监测,动态了解脑氧供需情况;利用血栓弹力图,进行凝血功能监测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精细化保障患者各脏器功能良好,平稳度过手术。
据了解,2021年,浙江省手术麻醉总量达到512万人次,无痛诊疗服务超过447万人次,并保持稳步增长。伴随着人们对舒适化医疗的需求,除了目前已十分普遍的无痛胃肠镜,诸多检查和操作也开展了无痛项目,例如无痛支气管镜、无痛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