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6版:常青·杭州

首批16家市级“金秋驿站”出炉

杭州老干部发挥“头雁风采”又有新阵地

  本报记者 祝萍

  通讯员 王莉 冯健

  有个好消息,今后,杭州离退休干部开展党建活动、发挥正能量、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又多了一个新阵地——金秋驿站。

  7月23日下午,杭州市首批“金秋驿站”授牌仪式暨现场推进会在西湖区西溪街道举行。省委老干部副局长施建荣、王晖玲,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应敏扬,市委老干部局局务会议成员、二级巡视员梁如良,西湖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宇等领导为来自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等五个主城区,共16家首批市级“金秋驿站”授牌。

  施建荣充分肯定了杭州市“金秋驿站”选培工作,认为该项举措为全省各地探索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向社区延伸以及老干部工作更好地融入和服务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两融”提供了路径、做出了示范。

  授牌仪式上,西湖区西溪街道、拱墅区和睦街道华丰社区、上城区紫阳街道十五奎巷社区、下城区东新街道东新园社区及江干区笕桥街道“红星之家”等金秋驿站的负责人作为代表进行交流发言,分享“金秋驿站”选培工作经验做法。

  据介绍,“金秋驿站”选培以党建为引领,以精准服务关爱为己任,以正能量团队常态培育为抓手,以有力有效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为核心,通过明确“四有四强”工作标准,围绕“四+十四”选培主题,下沉融入基层社区,借场地办驿站、借平台育团队,创设离退休干部“关系在单位、活动在区域、奉献在社区”特色载体,合力打造离退休干部“金秋驿站”5+5精品示范带,实现“党建+正能量”工作常态化、阵地化、可持续化,创新提出“党建在基层,作用发挥在基层,扩大老干部工作影响力在基层”的杭州方案。

  记者看到,“金秋驿站”LOGO以飘带和浪潮为设计主体,融合钱塘山水杭州特色元素,以红黄色为主体色调。杭州市委老干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设计寓意“金秋驿站”将以党建为引领,努力打造成为展现老干部风采、发挥老干部作用、凝聚老干部力量的美好家园和在“重要窗口”建设中展示老干部“头雁风采”的重要阵地。

  推进会上,还邀请了杭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围绕“社会治理”主题进行专题授课,解读市域社会治理“六和塔”工作体系,介绍杭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提升老干部及老干部工作者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宁国良(上城区紫阳街道十五奎巷社区金秋驿站负责人)

  十五奎巷社区金秋驿站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举措是:紧紧围绕市委老干部局“四有四强”标准,梳理出“一个平台活动点,两条主线来贯彻,三个方面去开展”(简称为“一点两线三方面”)打造方法。“一个平台活动点”指“金秋驿站”这个平台活动点,“两条主线来贯穿”指把“持续抓实金秋驿站平台建设工作”和精心打造“坊巷新瓦肆”特色的文化品牌作为两条主线,贯穿到金秋驿站的工作之中。“三个方面去开展”指从“党建引领”“文化传播”“诚信服务”三个方面入手和着力。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把金秋驿站建设成为“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离退休干部“党建+正能量”的品牌活动阵地。

  王巽庠(下城区东新街道东新园社区金秋驿站负责人)

  东新园社区金秋驿站紧紧围绕社区“邻聚里”品牌建设工作,按照“四有四强”的建设标准,充分盘活老干部资源,建立起老干部与社区之间良好的沟通、服务渠道,让老干部在社区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一,交流沟通“零距离”。通过每月例会和定期参加社区党委会议,对社区近期内开展的大事要事进行沟通交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区出谋划策。其二,协同治理“凝聚力”。在社区党委的指导下,结合“一名党员一幢楼”的经验做法,10位离退休党员临时支部成员全部在所住楼道亮身份,“有事找老干部”成了楼道里的新风尚。其三,互助互享“邻居里”。在社区党委“做媒”下,和第三方社会组织积极合作,用“红色讲师团”和“王巽庠”工作室的形式参与到为老服务中来,同时也共享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

  高尔松(江干区笕桥街道“红星之家”金秋驿站负责人)

  “红星之家”金秋驿站位于笕桥街道东港社区,现有核心骨干5名,成员125名,来自退役老战士、先进党员、优秀文娱骨干、优秀志愿者等群体。依托“红星之家”金秋驿站这一平台,我们根据成员的自身专长,组建了宣讲团、红歌队、老战士志愿服务队。主要做法是:坚持党建引领,打造老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新高地”;诠释军人本色,当好青少年“拔节孕穗期”的好榜样;围绕社区所需,建好老同志发挥作用的“主阵地”。接下来要进一步发挥好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用好“红星之家”金秋驿站这个老同志发挥作用的崭新平台,把我们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让我们生活更加幸福。

  李佳(拱墅区和睦街道华丰社区党委副书记)

  华丰社区党委紧密结合社区特色,充分发挥指导协调作用,通过抓支部强党建、聚人才育骨干、亮文化塑品牌等举措探索以“党建+文化”、“党支部+社团组织”模式,着力培育打造“金秋驿站”。社区党委围绕“银尚乐活系列”主题,依托社区文化家园、居家养老中心等场所打造金秋驿站活动阵地,以本土非遗文化团队为主体,培育团队力量。目前和丰社非遗文化交流中心团队14名团队成员均是非遗传人,涉及微型风筝制作、篆刻、剪纸、太极拳、串珠、香包缝制等多个项目。非遗文化不但成为金秋驿站最大的特色亮点,也成为驿站推进“文化养老”服务的一张金名片。今后社区将继续做好驿站特色的深挖和老同志作用的发挥,通过建强、用好“金秋驿站”,真正发挥老同志们在提升社区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缪全法(西湖区西溪街道党工委书记)

  西溪街道紧紧围绕“重要窗口”新定位,坚持“四有四强”总目标,以西溪“幸福里”为老服务集聚区建设为抓手,建立了西溪街道“金秋驿站”。通过融合谋划,凝聚“金秋”力量,凝聚老同志力量和智慧,让老干部融入社区“有阵地,有舞台”。通过搭建平台,丰盈“金秋”时光,既有效地集聚了“金秋驿站”人气,也让离退休老同志的生活娱乐越来越丰实,有了更多的“获得感”。通过聚焦治理,实现“金秋”有为,我们的基层治理正在形成 “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新格局。今后将扩大“金秋驿站”覆盖面,拓展“金秋驿站”服务内容,整合相关资源,引导更多离退休老干部融入社区、体现价值、展示才华,为推动西溪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浙江老年报 常青·杭州 a0016 首批16家市级“金秋驿站”出炉 2020-07-31 浙江老年报2020-07-3100008;浙江老年报2020-07-3100007 2 2020年07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