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2版:颐养·访谈

老龄化率全省最高 分散居住悬水海岛

舟山市“互联网+”守护海岛老人

  截至2018年底,舟山市老年人口26.95万,占舟山市户籍人口总数的27.81%,老年人口比例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受制于海岛地形特色,舟山的老年人既有集中居住在本岛或几个较大的岛屿上,也有数千名老人居住在20多个偏远悬水海岛。谁来为海岛老人守护夕阳?本报记者专访了舟山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爱华。

  8月9日,台风立马奇登陆前夕,舟山瓢泼大雨。身着绿色无袖连衣裙的徐爱华,利落优雅。记者到其办公室时,徐爱华的桌上放着一张纸,她解释说,临时来了通知,1个小时后有个紧急会议。于是,采访也就直奔主题。

  问:因海岛的特殊性,舟山许多老人是分散居住在上百个岛上,舟山的养老工作是本着什么样的原则开展?

  答:舟山不光全省老龄化率最高,且岛屿分散、交通不便,这对养老服务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在开展养老服务工作时,舟山市主要把握三个相结合:一是注重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二是注重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相结合,三是注重适度普惠和因地制宜相结合。

  问:舟山市民政局提供了哪些重点养老服务?

  答:目前,舟山市20多个偏远悬水海岛上有留守老年人4079人,其中80岁以上1550人。舟山在推进海岛地区养老服体系建设的先进做法,获时任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批示肯定,并被中央、省、市等各级媒体多番报道。

  “守护夕阳”工作是目前全面推进的工作。我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依托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或公益团队,来推进“守护夕阳”——偏远海岛老人关爱行动,为偏远海岛留守老人提供理发修脚、家电维修、精神慰籍、文化娱乐等基本养老服务。2018年,全市共投入45万元,服务20多个偏远海岛居家老人共1.7万人次。

  今年,舟山市正着手开展“互联网+助力海岛留守老人精神慰藉关爱行动”,联合公益创投项目,通过科技手段协调海岛居家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提升偏远海岛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如,完成“智慧养老服务频道”测试版上线,选择4家偏远悬水海岛养老机构进行频道开播试点,为小岛留守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养生咨询等方面服务。这类似互联网电视,电视终端既提供电视节目,也可以呼叫管家(服务热线8189316)、远程在线就医,还提供养老黄页、电视通话、养老商城、适合长者的视听类节目。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海岛老人足不出户,也能享受便捷养老。

  还有一些海岛,地处偏远,没有社会团队愿意下岛服务,我们就通过政府搭建平台,组织一批健康低龄老人,为空巢、独居高龄老人提供最急需的服务。

  此外,努力破解医疗服务难问题,将海岛留守老人列入重点签约人群,为签约的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特需服务。在尚未设立医疗机构的海岛,我们设立一只药箱,培训一名联络员,开通一条服务电话,配备一名责任医生,定期开展巡回医疗,为留守老人做好医疗卫生服务。

  问:就如您以上说的,对于偏远海岛留守老人的养老工作,承接团队少、提供服务少和投入产出低,怎样来破解难题?

  答:舟山市各级政府都加大对偏远海岛养老服务工作资金投入,在开展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时充分考虑到海岛地区开展服务的难度。我们也正在整合有效的服务资源,积极谋划居家养老服务地方立法,通过立法引领,推动舟山市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多元化发展。最后,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海岛医养结合工作,满足留守老人医疗需求。


浙江老年报 颐养·访谈 a0012 舟山市“互联网+”守护海岛老人 2019-08-16 浙江老年报2019-08-1600008;10814152 2 2019年08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