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常青

镇海新三宝服务社“时间银行”服务项目

让爱心和善意正向流转

  本报讯(记者 祝萍 通讯员 尹时伟)日前,70岁的宁波镇海区“银辉”志愿者骨干、新三宝“银辉”党支部成员都杏娣在新三宝服务社“时间银行”里登记了最新的志愿者服务数据。截至目前,她的服务时间累积为105小时,对应“时间银行”的价值525“元”。眼下,和都杏娣一样积极活跃在新三宝服务社的“银辉”志愿者已近400名,比“时间银行”项目成立时翻了一番。

  2017年10月,新三宝服务社在宁波市首推“时间银行”项目。“我们的初衷是让‘时间银行’存储‘爱心时长’,支取‘善有善报’。”镇海区新三宝服务社党支部书记郑时梅说,该项目依托街道义工服务站,吸收相对年轻的“银辉”志愿者在社内提供群对群的便民服务、单对单的助老服务等,服务时间以2小时起步,每次服务结束后由工作人员登记在册,盖章确认。“我们将‘时间银行’作为一个能量转换器,让志愿者的爱心与老人的需求相互对位,让基地运作与志愿服务相辅相成。”郑时梅说。

  “时间银行”提升了“银辉”志愿者们的积极性。“银辉”志愿者朱素君、王秀菊每周都到长者食堂,帮助80岁以上行动迟缓、拿菜手抖、就餐不便的老人端菜、翻台、擦桌、引导、带领就餐;“银辉”讲师陈伟高、张兆虎、陈瑞华等,经常为服务社老人授课;“银辉”志愿者钱培璟义务辅导唱京剧、创作书画;张敬愉、陈永忠为老人拍幸福照制作成笑脸墙;翁阿宝、乐安娣等为老人问诊把脉;非遗传承人都杏娣制作的精美手工艺品为“时间银行”提供奖品……

  在新三宝服务社一楼墙上贴着一张“银辉”志愿服务周期表,写着爱心服务的内容、时间。这是服务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最新调整的。这种“你有需要,我来帮助”的互助方式,既拓展了“银辉”志愿服务资源,也增强了亲帮亲、邻帮邻的和睦氛围。

  新三宝服务社里的慈善爱心超市放满了慈善总会、爱心人士、“银辉”志愿者送来的日用品,包括手工串珠娃娃、家庭急救包、相框等。物品标价按服务分数记,即服务满多少积分对应多少商品,且商品价格略低于超市同类产品。“慈善爱心超市除了慰老、扶贫、帮困,也向‘银辉’志愿者开放。”工作人员表示,“银辉”志愿者1小时服务时间对应记5分,在“银行”可兑换成“5元”。此“元”不同于人民币,只能在服务社里使用。只有服务满30小时,累计150分以上,才可消费。此外,“银辉”志愿者的“时间银行存款”还可购买服务社里开设的老年学习课程、健康服务、生活用品、健康体检以及便民服务等。“银辉”志愿者们认为,虽然为老服务不是为着报酬而来,但“时间银行”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付出更有意义。


浙江老年报 常青 a0007 让爱心和善意正向流转 2019-08-16 10787640 2 2019年08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