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商标“西湖牌”:
见证商业发展与物质极大丰富
本报记者 俞琪
![]() |
“西湖”不仅是一处地名,更串起杭州人的生活。西湖牌手表、西湖牌缝纫机、西湖牌电视……
作为历史上重要的茶叶集散地,“西湖牌”茶叶的影响则更为广阔,也更深远。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传统销售模式到多业态融合发展,改革开放40年,从“西湖牌”等国货商标风起云涌到世界品牌进入百姓家,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见证了40年来商业发展带来的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提高。
西湖龙井有了商标
在杭州生活多年的江西人盛敏,爱喝茶。他记得多年前,家中有过一个铁罐子,装着茶叶,罐子上标注的正是“西湖牌”。
“朋友知道我爱喝茶,说是特地选了当地响当当的牌子,给我带回来。”盛敏说,这也是他第一次喝到西湖龙井,鲜嫩清香,齿间流芳。
之后,若是有人让他推荐杭州的茶叶,盛敏就会拿出那罐西湖牌龙井,泡上一杯,答案便在这杯中。
“西湖牌”茶叶是何时有的呢?杭州茶厂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精制茶厂之一,“西湖牌”便出自这里。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施行后,杭州茶厂就开始使用自己的“西湖牌”商标,同时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申请注册“西湖牌”商标。到1984年9月30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核准,“西湖牌”商标及图案注册成立。
有了商标,企业的发展也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多年来,“西湖牌”产品多次荣获部优、省优产品称号,“西湖牌”特级龙井茶曾两度荣获国家茶叶产品最高奖——金质奖。特别是2001年,国家对龙井茶实施原产地保护后,“西湖牌”龙井茶也成为杭州市第一批使用原产地标志的品牌。
从统购统销到网上销售
不过,在过去,老百姓要喝到“西湖牌”茶叶,并不容易。
杭州茶厂创立于1949年。早期,国家对茶叶经营实行统购统销。
直到1984年6月,国务院批转商业部《关于调整茶叶购销政策和改革流通体制意见的报告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将内销茶和出口茶彻底放开,实行议购议销,按经济区划组织多渠道流通和开放式市场,把经营搞活,扩大茶叶销售,促进茶叶生产继续发展。
随着茶叶流通体制的改革,“西湖牌”茶叶的路子也越走越宽。
20世纪80年代,杭州茶厂通过在杭州开设门市部,在省外开办茶社、茶庄,设立经销处等方式,开拓销售渠道。
到了80年代中期,我国引入超市业态。大家熟悉的联华超市,就是1991年在上海创立并开展业务。
在此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西湖牌”茶叶决定大力进入超市。开一家超市,就入驻一家。这条路走得很成功,一直到现在。“西湖牌”茶叶也由此打响了品牌。
2000年,杭州茶厂转制。从那时起,杭州茶厂完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也意味着,要直面市场竞争和各种变化带来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发展,商业业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商大行其道。2007年,杭州茶厂培育电商团队,2009年在天猫上开出第一家“西湖龙井旗舰店”。2012年开始全力做电商。
现在,想买一罐“西湖牌”茶叶,只需点点鼠标。统计显示,2017年,西湖牌茶叶电商销售额破亿元。
“著名商标”交由
市场和消费者认定
市场不断发展,竞争越演越烈。西湖龙井的知名品牌逐渐增多,其他品种的茶叶,更是品牌众多,眼花缭乱。
在此背景下,“著名商标”却退出历史舞台。
“西湖牌”于2010年获浙江省“著名商标”,但从今年4月1日起,包括杭州茶厂在内,浙江全省各相关市场主体停止将“省著名商标”字样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取消“著名商标”,对“西湖牌”会产生冲击吗?
“我们协会的理事单位,很多都有这个‘头衔’,取消后对产品营销确实会产生一些影响,但不会很大。”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原因在于,市场对产品的评价体系越来越完备,产品的好坏,不是只靠一个“著名商标”来评判。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在此前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商标的创立和扩大它的影响,提高品牌的价值、知名度,实际上是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政府不能取代企业去评比什么知名商标、著名商标,我认为这是不合适的。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两个,第一是商标的便利化,注册商标便捷、成本低。第二个是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
“著名商标”的取消,正是顺应了市场规律。政府简政放权,从管理为主转变为服务为主,把市场的交给市场。
对企业来说,这也能让发展回归本心。比如杭州茶厂,至今仍保存着较好的传统制造加工工艺。机器在变,市场在变,但对产品品质的高要求不能变,这便是“西湖牌”历久弥新的秘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