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素描有些特别
还义务教老人孩子
本报记者 张伟群 通讯员 詹丽燕 文/摄
这几天,杭州下沙杭铣社区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准备一个展览,展出的作品都是前不久参加杭铣社区举办的“遇见·精彩”暑期夏令营的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其中有一部分是蒋新忠教的绘画班作品。
55岁的蒋新忠在浙江省第六监狱工作,而杭铣社区的前身是省第六监狱备勤生活区,社区居民以民警职工和家属为主。从2017年社区第一次办暑期夏令营开始,蒋新忠就在这里免费给孩子们上绘画课了。
素描手法也能画山水
7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杭州美政花苑蒋新忠家,他把记者带到底楼一个小房间,里面有两位老年学员在学习画画。“这是我的工作室,去年买的,本来只是想弄个地方给自己安静地画画,没想到后来多了几个学生,实在转不开身了。”蒋新忠笑着说。
工作室看上去不到10平方米,放着一张书桌、一个画架、两个装满画纸的柜子。墙上和柜子上都挂满了绘画作品,看似水墨画,仔细看,竟然每一笔都是用铅笔画的。“这是‘精素描’。”蒋新忠说,“精素描”可以用素描手法画出中国山水、花鸟、人物、动物等等,用一支铅笔表现山水云风、远近光影等国画的意境和细节。
蒋新忠是衢州常山人,在杭州已有30多年。8岁那年,他家隔壁住着一位雕刻师傅,雕刻前都要画样稿。蒋新忠被那些画迷住了,忍不住自己也照着画了一幅。雕刻师傅觉得他有天赋,就教他学起了画画。从最开始的线条开始,渐渐地,蒋新忠的画功成熟起来,也能临摹水墨画了。
教会孩子“认真”二字
教人画画缘起一件小事。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要过六一儿童节,蒋新忠忙了好几个晚上,给儿子班上35个孩子每人画了一幅彩铅画(素描上色后的画),并一一写上孩子们的名字。同学们高兴坏了,儿子也瞬间成了被崇拜的对象。有个孩子把画挂在房间,有一天奶奶把画稍稍挪了个位置,这个孩子哭了一夜。
很快,不少学生的家长找上门来,向他学画画。“我家只有50多平方米,几个孩子在学,家长们只好出门溜达几圈,到时间了再来接孩子。”蒋新忠知道,这样下去,是教不了几个人的。
他家所在的美政桥社区知道后,请他去给社区老年大学的学员上课。后来,近江社区也向他发来了邀请。虽然只有非常少的课时费,但蒋新忠在工作之余都风雨无阻地去上课。
2017年暑假,得知杭铣社区要开暑期夏令营,蒋新忠主动找到社区,希望能开设一个铅笔画启蒙课,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带孩子们进入绘画的殿堂。他说,也许有的孩子学不到多少绘画技巧,但学画画需要静心,画素描更要细心,“孩子至少能学会‘认真’二字”。
“小爱好”变成“大分享”
记者到访时,在工作室学习的两名女学员都是当奶奶、外婆的年纪了。王晓明去年11月刚来学画时,还不知道画纸有正反面,现在已经能够临摹山水画,并且在定位等方面有一定的天赋。王冬梅是去年9月开始学的,也是零基础,每堂课必到,还常常在家练到半夜,而且全家人都支持她。
蒋新忠教过上百个学生,年龄最大的是位80多岁的老奶奶,她老家在外省农村,被子女接到杭州来生活,几乎没上过学,却坚持在蒋新忠这里学画画。有些路远又不会使用手机的老年学员,上课回家后遇到绘画的问题,常常写信来向蒋新忠请教。
“是他们帮了我。”蒋新忠说,学员们给他带来太多震撼,他的小爱好变成了一种大分享,让他的人生有了新的意义。“再过几年我也退休了,但我已经找到了退休后要做的事。”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