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像孩子一样玩乐
旅行,像孩子一样玩乐
本报记者 许苏琴
我的父母都是70岁,文化程度都不太高,他们很少离开土生土长的小镇,几乎都是围着这个家打转转。
爸妈爱好不多,可以说没什么特别的喜好。爸爸喜欢关注世界形势,每天晚饭后必看国内外的新闻,以便空时和邻居大爷们一起“指点江山”。
妈妈的爱好比较文气,热衷地方戏,得空喜欢听越剧,空的时候也会挪动步子,假装拖拖水袖,学学名角的唱腔,哼唱几句。
旅行,对于他们而言,是比较新的爱好,因为是他们近几年开始爱上的,去向何方,则完全取决于他们的兴趣,他们称作“率性而为”。
至于“率性而为”,在杭生活多年的一批同学父母,如今他们也有了新的选择。
2016年,他们选择了什么样的目的地呢?
爸爸游美西线,过瘾
有亲友的陪同,爸爸去了趟美国西部,玩得一点不操心。飞机上呼呼大睡,晚上入住后也躺下就睡,倒时差这些事儿,在他那里都不成问题。
从洛杉矶到拉斯维加斯,再到旧金山……从海洋公园,到葡萄酒庄园,这一路上,爸爸总是充满着好奇和满足。回来跟我说:“嗯,那里的交通很有秩序,有些地方可以学学。”
爸爸有着典型的“中国胃”,很不习惯吃西餐。蔬菜沙拉等等下了肚,他总觉得没吃过饭,总是惦记着烧饼油条,当然还很想念我妈做的饭菜。
最后几天,老爸干脆吃起了方便面。他常说,外国风景挺好,就是食物不“乐胃”。
妈妈逛影视城,满足
那天,电话里,妈妈的声音好像刚春游回来的小学生,言语间尽是激动。“这两天,没打电话给你,我去了个地方。嗬,城里影视城内的装潢真气派,各种各样的表演看都看不过来,真是热闹”。
“妈,那里人多,你不怕挤吗?”听她这么心满意足,我不禁好奇,老妈前年动了腰椎的大手术,之后稍多走路,会腰酸腿疼,不便出远门。这次说走就走,逛了一圈回家,不觉得累,还直呼过了把戏瘾。
旅行,对爸妈来说,好像赴一场期盼已久的盛会。
像孩子一样玩乐,享受
一向十分节俭的他们,就是这般选择或远或近的目的地,由心而动,也惹得亲友们都十分羡慕。
其实,爸爸第一次出游是几年前为了陪伴爱玩但体弱的舅舅,从此,他自己也渐渐爱上了旅游,从三五天,到十天半月,越走越大胆。
旅行,成为爸妈勇敢面对世界的方式。虽然未能常伴左右,但每次出游前,我都会叮嘱爸妈注意哪些地方,特别是安全方面。另外,就是帮着他们准备行李等等。就像我那未成年的孩子出游之前,我帮着打点一样。
无论什么年纪,都只是一个长大的孩子,需要适时像儿童一样玩乐,追求最简单的快乐,找寻最初的自己。
下一站,爸爸想去西藏,妈妈想去海南。
同学父母选择返乡,思念
每次同学聚会,我们都会聊起各自的爸妈,我就会把父母旅游的经历分享给大家,惹得大家兴奋不已,都诉说着自己的父母去了哪里。
最近一次在杭的老家同学聚会上,听闻那些长住杭州十几年的同学们的父母,不少回家乡桐庐了。
我们这群70后,爸妈现在多在70岁左右。十几年前,我们先后成家,有了孩子,大多数同学的爸妈从家乡来到杭州,帮着照顾孙辈。
有一次,十几位同学聚会,一统计,居然只有我和另一位同学是自己带孩子,有时爸妈来搭把手,其他几位同学都是爸妈长住杭州。
有位在设计院工作的孟同学,是家中的独养女儿。自从她升级当妈后,她的爸妈就离开家乡,和她生活在一起。
孟同学在自己住的同一个小区,给爸妈买了套房子,准备让爸妈一直住下去。谁知,去年她的女儿上高中后,她的爸妈就回家乡去啦。
在高校工作的沈老师,她的爸妈在杭州呆了15年。去年,她的女儿到外地上学,她的爸妈也马上回老家了。
同学们原本挺细心周到的安排,还是吸引不住父母,变成了“自作多情”。我想老家毕竟有老人们熟悉的朋友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