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6版:益寿参考

夏季饮食“清补凉”

  7月18日,浙江入伏了。在这样的夏日里,人们的饮食要如何才能与节气相顺应呢?浙江医院中药房的杨真晖告诉大家夏季饮食遵循“清补凉”的原则。

夏季饮食

  “清”:清暑益气为主

  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十分旺盛,汗出较多。出汗就会阳气外泄,易伤阳耗津,加之夏雨多湿重,易困脾阳,且湿热交蒸,易侵袭人体而致病。因此夏季宜清补为主,常用西洋参、生地、石斛、薏米、山药、芡实等。

  此时,不宜用红参、熟地、阿胶等,此等补品过于滋腻,不仅难于吸收消化,也偏于温燥而易助火耗伤阴津。

  “补”:夏季补阳

  很多人都认为夏季不易吃黄鳝、甲鱼等食物,可民间又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杨真晖介绍,民间这个说法与中医学“春夏养阳”的养生思想是一致的。黄鳝味甘性温,有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的作用,也可适当吃葱蒜,达到辛温散寒通阳的作用。

  除了黄鳝,红色的食物也具有温热、阳气具足的特性,多半有补血、补阳的功效。形体瘦弱、脸色不光 润、贫血、心悸、四肢冰冷、手足无力等症状者可以食用。同时,可食用赤色或偏赤色食物胡萝卜、蕃茄、苹果、樱桃、荔枝、龙眼肉等,或偏温性的药材有丹蔘、红花、山楂、桑椹、红枣、洛神花和枸杞。

  “凉”:应当吃“苦”

  此处“凉”不是指冷食、蜜冰、凉粉、冷粥等,此类饮食易致胃肠炎、痢疾等疾病。这里的“凉”是指凉性食物,比如“苦”味食物。夏季暑热偏盛,且暑多夹湿,吃“苦”就具有清热泻火和化湿之效。因而可以吃苦瓜、莲子心,或菊花、夏枯草、中药凉茶等苦味食品。但要注意不能太过,不然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特别对身体是虚寒或脾胃不足之人。


浙江老年报 益寿参考 b0006 2014-07-16 浙江老年报2014-07-1600004;3543493 2 2014年07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