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众言堂

“吃一吃”的幸福

  □苗露

  近来,网络上增加了不少根据日期谐音而产生的新节日。就拿最近的7月17日来说,因其谐音“吃一吃”,被网友命名为“回家吃饭日”。

  该节日的产生,源于北京某网站进行的一项中国大城市白领“回家吃饭”情况调研。据了解,该调研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选取了1042个年龄在18-60岁、月收入4000元以上的都市人群,调查了其回家吃饭的现状。

  调研在网络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不少论坛和网站还成立了“回家吃饭运动联盟”,倡议在7月17日当天“不加班、不应酬、回家吃饭”,倡议得到了网友的支持与响应。

  不可否认,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强度加大,不少年轻人都没办法像学生时代那样时常回家与父母一同吃晚饭。这不禁会让人回想起年初央视走基层特别节目中,记者反复问各类人群“幸福是什么”,其中便不乏憧憬能够“与家人团聚一桌,好好吃餐饭”的回答。“回家吃饭”本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此时竟变成了奢侈的愿望。

  好在现实并没有那么绝望,我们应当更加乐观地看待这个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年初在兰考考察时,反复提到“老人”、“孩子”与“家”的字眼,以此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应“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权益保障法》自7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也提到“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从总书记的强调到党员干部的以身作则,从“不常回家看望父母违法”到“回家吃饭日”,这类与亲情沾边的事件频频出现,可谓是一个好现象。

  “回家吃饭日”的诞生,乍看之下是网络时代年轻人调侃的谈资,但细想一下,又何尝不是大家想要回归家族温情的渴望呢?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但别忘记,正是最熟悉的地方,才有抹之不去的温情。

  (作者为本报记者)


浙江老年报 众言堂 a0002 “吃一吃”的幸福 2014-07-16 3546841 2 2014年07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