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极生悲
“乐极生悲”是形容一个人快乐到极点转而发生悲哀的事情。乐极生悲原写为“乐极则悲”。
战国时期,齐威王是个喜欢彻夜饮酒的君王。一次,齐威王设宴请淳于髡喝酒,他问淳于髡:“先生你要喝多少酒才会醉?”淳于髡想了想回答道:“我喝一斗酒也醉,喝一石酒也醉。”齐王不解其意,淳于髡解释自己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酒量会变化:“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喝酒到了极点,就会酒醉而乱了礼节;人如果快乐到了极点,就可能要发生悲伤之事(此句原文即‘酒极则乱,乐极则悲’)。”这一席话说得齐威王心服口服。“乐极生悲”这成语由此而来。
从医学上讲,“乐”之“极”意指狂喜。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中存在着主管快乐和痛苦功能的两个神经中枢,它们是紧密相连的近邻,相互之间的距离不足半毫米。当快乐或痛苦中任何一方的刺激表现出强烈时,就会越过边界骚扰到对方。这种刺激越强烈,给对方造成的影响也越大,乐极生悲的事自然就发生了。 杜昌宏
乐极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