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往事追忆

那年那事

配一只塑料凉鞋

  1966年,我在浙江地质技术学校学习已经快一年了。按计划,下半年要进行生产实习了,为此我开始做物质上的准备工作。当时我家经济条件并不好,每学期只有10元零用钱。我看了看,从家里带来的那双鞋已经坏了,咬咬牙,从余下不多的的零用钱中挤出4元,到衢州杜泽街上的百货商店买了双金华产的塑料凉鞋。

  那是6月初的一个星期天,我穿着新鞋到铜山溪边洗衣服。此时,同班的兰溪籍同学张献民在我附近用一种叫“苍蝇钩”的鱼钩在钓鱼。此钩上面绑着一片小小的羽毛,放在流动的水中翻动,看上去象一只苍蝇,故钓鱼不用鱼饵。只见他熟练地甩动鱼竿,把鱼线弹向水中,鱼漂带着鱼钩立即顺水向下游漂去,人在岸上持竿跟随,瞬间就钓到了好多鱼。

  此时,我站在水中,手中拿着滴水的衣服,愣在那里。我被他精湛的钓技所折服,为他叫好,助兴。突然,又一条较大鱼钓上来,没到岸上就掉下来,在岸边蹦达,眼看马上要到水里了,我见状把衣服往岸上一扔,猛冲过去。突然,脚下一滑,一个趔趄,鱼没捡着,一只鞋脱掉了。等我反应过来时,鞋早已没了踪影。

  我一脸的无奈,端着脸盆,光着一只脚,沮丧地一步一拐回到宿舍。路上的小石子扎在脚底,却疼在心里。当天晚上我没睡着觉,看着那一只崭新的鞋,思考如何处理。同宿舍的同学给我出了个主意:到生产厂去配一只。“对,厂在金华,不远,就这么着。”我拿定了主意。第二天,我给金华塑料厂供销科写了一封信,写明型号、尺码,并附上一小块样品。没几天,厂里回信说配可以,但要把另一只鞋寄去。我当即打了包裹,附上配鞋的钱,到杜泽邮局寄出。当时马上就要生产实习,我焦急地等待鞋的消息,但等到我们出发的那一天,鞋还没有到。只有关照学校管收发的人员,包裹来了后相帮代为收下。

  张克明(杭州读者,66岁)


浙江老年报 往事追忆 a0006 配一只塑料凉鞋 2013-04-24 2998874 2 2013年04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