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同行更年轻
我于2001年退休,目睹了《浙江老年报》的初生和发展,更将其看作是我的良师益友。
2004年7月的一天,我接到了一封来自温州的信。我并不认识写信人,她告诉我,她是从尤琪编辑那里打听到我的通讯地址的。展信细阅,原来她读了我发表在《浙江老年报》上《品水》一文,被文中所描写的我故乡的山水美景深深陶醉了,退休后想去各地走走。读了我的拙文,也很想去游览一下这样的美景,要我帮她指点具体的游览路线,并且附着写好了她自己的通讯地址,已贴上了邮票的信封,要我无论如何都要给她回信。我读后,有点诚惶诚恐,想不到一篇小文竟这样牵动她。我当晚就给她写了回信。我故乡是在浙北的一个山乡,那里山美水美,经过几年的开发,现在已成了名闻遐迩的旅游景点。
我所以由衷感动的,还在于《浙江老年报》这方老年朋友的精神家园,竟如此默契地成了作者、读者、编者心灵沟通和密切联系的平台,不管彼此认识和不认识的,都会因为这份报纸而走在一起。
还有一次,我意外收到了一位大学同窗的书法作品,笔触俊秀、飘逸。细看内容,竟都是我相继发表在《浙江老年报》晚霞副刊上的诗,一首是《问柳》,一首是《人生是牵手》。这位同窗告诉我,他先是从《浙江老年报》上看到,然后又从《中国剪报》上看到,十分欣赏,就欣然挥毫泼墨。展读两幅书法,我真是感动,这感动来自我的这位大学同窗,同时也来自《浙江老年报》的编辑,很难想象一个普通作者的两首小诗会连续被录用,并很快被《中国剪报》转载。我将这两幅书法郑重请人装裱,悬挂于我书房,勉励自己。
有感动在,生命就不会衰老。 吴济南
十年同行更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