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一对夫妇照看独居老人近20年
暖暖的关爱来自对面阳台
施才根今年78岁,身体健朗,老伴俞菊珍65岁。夫妇俩都是罐头厂的退休工人,住在嵊州市城关环城西路,与三门越剧团退休的79岁陶玉香的家相隔一条马路。两家人素昧平生,但这对夫妇近20年来把自家4楼的阳台当作瞭望台,照看着对面平房里的独居老人。
一句嘱托,结缘两家人
陶玉香1985年从三门越剧团退休,回到嵊州5年后,老伴突发脑溢血去世,她深受打击,时常沉浸在悲伤中,身体也大不如前。
当时,陶玉香有位学生就住在她家对面,常常上门看望、照顾陶老师。后来,这位学生举家搬迁,临行前,无意间对施才根、俞菊珍说:你们帮我多关照一下陶老师,可以吗?
“行!我们会照顾好她的。”施才根、俞菊珍夫妇一诺千金,两人从此便对陶玉香特别上心,成了陶玉香的义务“保姆”。
陶玉香家所有琐事,施才根都揽在身上,修小家电、补屋顶、通管道……跟照顾自己家一样。有一次,陶玉香外出不慎摔了一跤,施才根夫妇就跟陶玉香约好:万一外出,一定要通知他们。夫妇俩还彼此约定:手头不管有多重要的事情,都必须放一放,先陪陶玉香出行。
“陶老师到我们社区来,不管大小事,每次都由施才根夫妇俩作陪,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工农社区工作人员感慨地说。
一声承诺,融成一家人
几年前的一天中午,陶玉香突然感觉一阵胸闷,急忙抓起电话机,拨通了施家的电话。这天只有俞菊珍一人在家,她一听电话里陶玉香急促、轻微的声音,拖鞋都来不及换,就从家里冲出来。喊人、拨120、送医院、办住院手续……
“幸亏你们家属发现及时,迟一分钟,就可能有生命危险。”医生以为,一脸着急的施才根夫妇是陶玉香的亲戚,出院的时候还郑重地叮嘱:冠心病再次发作的可能性较大,要随时提防。
闻此,施才根夫妇俩觉得必须时刻关注陶玉香。从此,施家的阳台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一个“瞭望台”。
每天一早,夫妇俩在自家阳台上观察对面一楼陶玉香的起居。为能看得更清楚,施才根还专门砍掉了那些遮挡视线的枝丫。陶玉香每天的作息时间,夫妇俩掌握得一清二楚,一看到陶玉香自己动手洗衣服、洗头什么的,俞菊珍就会迅速赶到陶玉香家:“你有事,就拨一下电话呀,干嘛自己动手?”说着,就挽起衣袖抢过活儿……
施才根还亲手在陶玉香家门口安装了一盏灯,这盏灯既是照明灯,也是他们夫妇与陶玉香之间的信号灯:晚上灯不亮或早上还亮着灯,就说明陶玉香身体不适了……不仅如此,施才根还要陶玉香把民政局提供的专线救助电话同时接到他们家,这样,只要陶玉香在家按一下键,施才根家的电话也会随之响起,夫妇俩可第一时间赶到陶玉香家。 通讯员 俞其军 记者 张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