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炮战第一村
两岸通婚第一村
昔日仇家
今日亲家
闽南晋江金井镇围头村,在1958年的“八二三”炮战中首当其冲,因此得名“海峡炮战第一村”。当16岁的洪建财奋力搬运炮弹,看炮手们瞄准金门填充弹药的时候,他想不到多年后,金门会有一个男青年跨过海峡,牵起他女儿的手,叫他一声“岳父”。随着两岸坚冰解冻,贸易往来逐渐增多,1992年,洪建财的女儿洪双飞成为村里第一个嫁到金门的大陆新娘。当时两岸还没“三通”,洪建财这个当了围头村多年民兵营长、上了对岸国民党“黑名单”的人,多少有些顾虑,“万一又打起来怎么办?”
女儿结婚后,感情不错,生活也过得有声有色,让洪建财渐渐放心,也给村里树立了一个榜样。后来围头村嫁到台湾的姑娘越来越多,目前已有126人;其中,金门30多人,澎湖20多人,其他的在高雄、台南、台中、台北等地。2009年,围头村青年吴聪明第一个娶了高雄新娘庄丽玲。现在,村里已有4名台湾新娘。围头村因此成为大陆与台湾通婚最频繁的渔村。
兄弟也会打架
但毕竟是兄弟
围头村村主任洪水平一家也是两岸关系冷热的见证人。他的父母、叔叔在“八二三”时期都是民兵,都立过三等功。他自己也当过10多年的民兵哨所哨长和民兵营长,只不过他的任务从当年父辈的“打台湾”渐渐变成了救助落水的两岸渔民。上个世纪80年代两岸关系缓和,头脑灵活的洪水平与金门朋友合作成立海峡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日子越过越红火,在围头村第一个拆掉平房盖起楼房。“本来炮战是仇家,后来往来多了,一起坐下来喝酒唱歌,大家都说两岸是兄弟,兄弟也会吵架打架,但毕竟是兄弟”。他如此感叹。
“昔日炮与炮对话,现在心与心交流。”洪水平没想到。“我姑妈1988年从香港到台湾定居,我奶奶2000年跟着到台湾去。按照台湾相关规定,允许曾祖母带一个未成年孙子入籍台湾,我儿子就这样成了台湾人。”洪水平说,希望“台湾儿子”找个回头新娘,再谱写一段两岸情缘。
(据《法制日报》、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