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明星”评选开始投票啦!
请读者在选票上填写您心中的“抗癌明星”
![]() |
本报第四届“中科杯”浙江十大抗癌明星评选活动自4月3日启动以来,备受关注,读者积极参与,收到征文来稿近200封。评审组从所有来信、邮件中选出了20名入围者名单,并将他们的事迹刊登如下,进行“20进10”的投票评选。
最终产生的第四届“中科杯”浙江十大抗癌明星将应邀参加颁奖大会。他们与癌症抗争的精神和方法将给更多的患者朋友送去珍贵的康复心得及战胜疾病的勇气!希望病友们和他们一样“挑战自我,活出精彩!”
■投票须知
请您在报纸的选票上填写候选人编号,如1号、2号……选票在第9版下方(选票复印有效),请沿虚线剪下,完整填写好后直接粘贴在信封背面,寄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浙江老年报活动部苏思思收,邮编310039。咨询热线:0571-85310735、85311331。
最终产生的第四届“中科杯”浙江十大抗癌明星将获赠价值3000元的奖品,另10名候选人将获得价值1000元的奖品,所有参与征文投稿的勇士均可获得价值200元的纪念品。
16号 傅伟钦(杭州)
抗癌经历:1993年,我被确诊为鼻咽癌,当时就已经是晚期了,我心里很惊慌,也很无助和落寞。1994年,我参加了杭州癌症康复协会,找到了组织就等于是找到了家,从此,我经常参加协会组织的癌症讲座、培训,获益颇多。转眼,20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健康、幸福地生活着。现在我已经是杭州市癌症康复协会的副会长,对于大家所给予的殊荣,我非常感激,也尽心尽职地为癌症病友服务,这么多年来,我曾组织会员活动数百次,在帮助大家的同时,也让自己体会了更多的快乐。
感悟:积极学习抗癌方面的知识,保持良好的心态,你就有可能战胜癌魔!
2号 邢承肖(嵊州)
抗癌经历:1999年,我确诊为大肠癌(升结肠粘液腺癌,侵犯浆膜层,晚期)。医生认为我最多只能活一二年。但是至今我仍健在第14年。我认为与疾病斗争,其乐无穷。可是大部分癌症病人都是被吓死的而不是病死的,所以我认为与疾病斗争,心理平衡最重要,与疾病斗争在战略战术上说,首先是战略上藐视疾病:我坚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其二,三分治,七分养,可见食疗重于药疗,平衡饮食很重要。我合理膳食,做到杂食、素食和生食相结合。其三,适量运动。但是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且持之以恒。
感悟:我有原创歌词的抗癌歌,我以它为指导,努力鞭策自己,去履行、去实践,我相信,癌魔是必定可以战胜的!
3号 章芝芬(舟山)
抗癌经历:我于2006年3月21日早上起一直发烧并伴有咳嗽,吃了几天的药不见好转,经舟山医院检查确诊为肺癌。入院后的4月6日马上做了右下肺叶切除手术。由于手术范围较大,手术时年龄已72岁,再加体质差,身体恢复很慢,连续近三个月的低烧迟迟不退。在这期间我女儿们不断地鼓励我,让我身体好起来,还给我煮来了好吃的,让我补补。想让我更快的提高免疫力。现在我恢复的很好。这次多亏我的朋友推荐,我服用了一段时间的中科灵芝系列产品。
感悟:面对癌魔,积极抗争,乐观对待。在康复过程中选择一种高科技产品也至关重要。
4号 高天农(杭州)
抗癌经历:时光荏苒,一晃十年过去了,三千六百五十天,想起1998年的那个冬天,凛冽的寒风,似乎预示着什么,一向健壮的我突遭癌细胞的侵入,胃癌中晚期,住院、手术、化疗,我的人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我变成了一个癌症患者,与死神为邻。1999年,我加入了癌症康复俱乐部,这对一个已经远离过去一切、孑然孤单的人来说,还能融入这个大家庭,是不幸中的大幸。这么多年来,我参加茶话会、专家讲座、庆生日、郊游等,病友之间促膝谈心、互相帮忙,交流抗癌心得。在群体抗癌身心愉悦中,我的身体逐渐恢复,十年后,我担任了联络员大组长,成了杭州市江干区康复协会的理事。我感到为病友们做点事,是我最大的快乐。
感悟:身心愉悦、身病心不病,树立坚强的信心,注意日常生活细节,快乐每一天,融入在群体抗癌的大家庭里,康复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5号 虞人荣(宁波)
抗癌经历:多年前,经慈溪人民医院医生会诊,我被确诊为肝癌中晚期,癌细胞扩散。当时院长对我说的一句话,至今我仍然能清晰的记起:“你回家之后,有什么想吃的就尽管吃。”当晚我整晚没有睡着,想到6个子女都年幼,爱人没有工作,还有81岁的老母,一家9口人全靠我每个月75元的工资来维持生活,我如果走了,他们怎么办?但又想到我是一个老战士,枪林弹雨中的幸存者,能走到今天,也知足了,这样一来,我就想开了,暗暗下定决心,打消悲观念头。从此,我以乐观的心情、健康的情绪来强化自我保健意识,经常到野外去散步、运动,饮食上也讲究科学,每年做一次体检。今年我已经93岁了,依然幸福地活着!
感悟:首先要有健康乐观的心理,其次要有战胜癌症的信心!
19号 郑小陶(台州)
抗癌经历:我今年75岁了,在15年前患上了结肠癌,1998年在浙一医院做了切除手术,20多天里,只能靠补液来维持生命,体重从原来的120斤下降到90多斤,有种皮包骨头的感觉。出院后,在妻子、儿子、媳妇的细心的照顾下,慢慢恢复了健康。由于自己心里平衡,15年来身体各方面都很好,每天骑自行车到公园散散步,中午午睡30分钟,晚饭后继续散步,每天坚持走路一小时。我首先做到少食多餐,促进自己消化能力的正常运作。十多年来没吃过盐腌食物,尽量吃一些较软的食物,易消化、易吸收。
感悟:适量运动、注意饮食、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是战胜癌症的关键!
6号 黄昌喜(金华)
抗癌经历:我是武义县人民检擦院退休干部,81岁。抗癌28年,手术12次。现在身体良好,超越于许许多多未曾患癌症的同龄人。武义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题词:老黄从省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到抗癌勇士,无不体现他的真情、坦荡和执着。我无所畏惧抗癌康复。浙一医院曾把我手术情况制成科教片,专家称我治疗方法妥当,人们说我抗癌有方,患者向我咨询抗癌知识。我是乐观主义者,我学习抗癌知识,总结抗癌经验,顽强智斗癌魔。
感悟: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防癌的基础,适当保健是增强人体抵抗力的举措,无所畏惧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是抗癌的精神支柱,学习防癌抗癌知识是辅助抗癌的武器,早发现早治疗是早康复的要件,科学治疗是消除肿瘤的关键。
7号 汪显德(台州)
抗癌经历:我是1932年出生的老人,2010年初突然晕倒,送医检查的结果使我大吃一惊,被查出患了胃癌。一位女医生看了我体检的胃镜图片,告诉我家人:“还是把他带回家待待好一些……”暗示我的病无法治疗。但我仍以乐观态度对待。许多关于抗癌的资料告诉我,除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外,还有重要一条是自我身心调整——开心、快乐,不断增强战胜病魔的决心和信心。我除了听医嘱配合医生药物治疗化疗和合理饮食外,力所能及地参加一些健身活动,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奇迹般康复了起来!
感悟:癌症可以治、治愈更精彩!
20号 孙利华(建德)
抗癌经历:我今年84岁,1989年退休后由于平时吸烟过度,咳嗽,发现肺部不适后经送医院检查为肺癌。当时本人及全家震惊万分。后来经过医院手术化疗后,放松了思想,树立了坚强与癌魔作斗争的信念,数月出院后回家首先改变了生活习惯,禁烟、酒,注意饮食,闲时阅读报刊,有机会邀好友下棋,早晚坚持散步、运动,并力所能及地做些自己喜爱的工作。可是好景不长,1996年又查出患了膀胱癌,经医院手术后回家调养,这次我已经淡漠癌症,不到一个月我又行动自由了。
感悟:适当运动,身心愉快,漠视癌魔,无所畏惧!
8号 倪信培(富阳)
抗癌经历: 80岁高龄的倪信培是富阳市太极拳(械)俱乐部的一位拳师,谁能置信,这位满头白发、精神矍烁的老人原来是一位胃癌患者,50岁时动了手术,身体康复后,63岁开始学练太极拳。当时还有人讽刺他说:“你患过绝症,散散步还差不多,练什么太极拳。”对此,老倪很不服气,买来教太极拳的书和录像带,从一招一式学起,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执著的追求,很快成为了佼佼者。在富阳市第四、五、六届老年运动会太极拳比赛中,荣获三连冠;在杭州市五、六届老年运动会太极拳比赛中,连获冠军。
感悟:我越练越年轻,还要帮拳友们练出健康,练出快乐。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线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9号 洪虹(湖州)
抗癌经历:1986年患直肠癌,1998年参与湖州市癌症康复俱乐部的组建工作。湖州俱乐部龙泉康复站站长。我为人正直,待人真诚,在突遭家庭变故,本人又身患肠癌晚期的双重逆境下面对现实,性格开朗,自强不息,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癌魔。我虽年岁已高,但还是积极认真地去帮助新病友康复,去医院看望新病人,给他们心理上的疏导,把这项工作坚持了20多年,为康复俱乐部作了不少贡献,是俱乐部新时代的“80后”。
感悟:除了自己顽强的毅力战胜癌魔,还给身边的病友带去信心和力量,20年如一日的去帮助病友科学康复。
13号 李文轩(嘉兴)
抗癌经历:我在2001年和2005年先后患前列腺癌和胃癌,由于党和政府以及组织领导家人亲友的关怀和照顾,经过嘉兴二院和武警医院医师的精心治疗,至今自觉康复尚好,喜不自禁,感慨万千。两度患癌魔的我,思想上有了180度的大转变,以前根本不相信什么营养品、保健品的我开始重视这些了;对书报杂志上有关保健的报道更加爱看了,有时候看到对我有用的报道还会剪下来贴在专用的本子上;对电台有关健康的宣传也更加爱听了;还经常应邀参加一些保健养生、中医按摩等讲座,在那里获得了不少保健知识,从而加以运用和实践,对促进我的身体康复也有很大的好处。
感悟:我参加了嘉兴市抗癌俱乐部,在组织的关怀和教育下也获得了许多保健知识,还能跟其他病友进行交流,取长补短。经过实践,这些是抗癌成功的良方。
1号 王美凤(台州)
抗癌经历:我2003年1月因胃出血被确诊为胃癌,经医院手术后35天出院,医生建议最少要做6次化疗。三次化疗后因副作用很大,恶心、呕吐厉害,白细胞降至3000以下,就没再做下去。2011年6月又被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并做了手术切除,但我没有被这些癌魔吓到,现在还一直参加台州癌症康复协会的活动和做一些自己能做的工作,如今我已康复跟正常人一样,我还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康复过程中经病友介绍长时间服用了中科灵芝抗肿瘤系列产品。
感悟:学会乐观,勇于面对一切,还要有和癌症长期作斗争的打算。
10号 白文炳(宁波)
抗癌经历:1989年10月,我因病住院,经CT检查和专家会诊,确诊为肺癌晚期,院长说,立即手术!大家都说,即便手术成功,顶多只能存活半年至一年。但是这个消息并没有把我的精神击倒,我想,事物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我的病为什么不可以化凶为吉?在经过几次化疗之后,我在家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身体好转之后,我便投入到旅游和文化生活中去,现在已安然度过了20多年。大家都说,我为自己的生命创造了奇迹。
感悟:当癌症临头的时候,不要惊恐忧伤,心情要平静,同时也不要听之任之,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认真治疗。坚强、乐观、刚毅、坦荡,这是精神方面的良药。
11号 姜金渭(衢州)
抗癌经历:我在1995年患上食道癌,至今已经有18个年头,我对抗癌有三大体会:一、别惊慌、要慎待,切勿拖延;二、遵医嘱、戒烟酒,坚持锻炼;三、剪贴报、写投稿,自找乐趣。“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是我抗癌的宗旨。在这18年的病程中,可以说我极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阅报、剪报、写稿上面,有时候饭后一杯茶,拿出剪报本翻阅,顿时会感到心旷神怡,愁闷会一扫而光,我今天能够自行走动,和我这自找乐趣的心理是分不开的!
感悟:摊上癌这种病,在精神上首先一定不能被吓倒,一定要有战胜它的信心。
12号 王杭生(杭州)
抗癌经历:1981年11月我在一次门诊时被诊断为睾丸癌,一下子惊动了全家,也惊动了厂里的许多同事,我很快住入了市二医院,肿瘤发展很快,到手术时已达到16×8×6厘米,术后,开始进行大剂量的放射治疗,身体十分虚弱,白血球降到3000左右,我开始感到一丝绝望。在走投无路之时,迷上了气功,买了书自学。从此,西子湖畔的草地上、树丛中,开始了我漫长的练功康复之路。经过几个月的锻炼,收获是很大的,胃口好了,睡眠也有了明显的改观,白血球也慢慢恢复了正常。一年后我就重新上班了。
感悟:我亲身实践证明,长期的锻炼对癌症患者的康复是十分有效的。
18号 杨补金(嘉兴)
抗癌经历:我是一个农民,今年77岁了,66岁那年我的下眼皮上长出了一个小疙瘩,不痛不痒,有时洗脸不小心碰破了,它就淌水,我从药店里买点消炎药膏涂几次它就好了,就这样周而复始的维持了两年,后来上海眼科医生说我得的是“睑板腺癌”要动手术,可能要把眼睛拿掉。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家人哭成了一团,手术拿掉了一只眼睛后又陆续做了四次化疗。开刀半年后,我开始做一些轻活。现在,9年过去了,我又和以前一样了,每天下地干活,回家喂喂鸡鸭,我的农民性格使我热爱土地,只要看见绿油油的庄稼和活蹦乱跳的鸡鸭我就快乐。少了一只眼睛没能难倒我,反倒使我“一目了然”。
感悟:在我的心里最感谢的人是上海眼科医院的医生。我也非常感谢我的妻子,在我住院期间,她形影不离地照顾我,在我出院后看我去卫生院换药有困难,她那握铁搭柄的手,硬是学着拿细小的镊子给我换药,一换就换了半年多。
14号 蒋国耀(杭州)
抗癌经历:我曾记得1970年初,我患了鼻咽癌,到现在已经有42年了, 1998年由于射线影响我又患了颌下腺癌和甲状腺癌,经手术,化疗,放疗综合性治疗以后,命总算保牢了,身体彻底垮了,特别是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伤,造成全身肌肉萎缩,体内各个脏器都出了问题,生活质量一年不如一年,但我没有恐惧,没有绝望,勇于面对现实,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病魔,实现康复。因此,我在平时生活中自找乐趣,尽量做到:生活潇洒点,遇事糊涂点,心态好一点,饮食清淡点,病员集体活动多参加点,这样才能无忧无虑地与癌症拼搏到底,达到康复的目的.
感悟:我应该感谢党和政府对普通老百姓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群体组织为病员们开展了各项有益活动,互相交流和构通,增强了信心,有益于康复。
15号 张斌(湖州)
抗癌经历:本人不幸于18年前患鼻咽癌, 2011年3月22日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感头痛、头晕,不能正常行走,后经上海华山医院确定为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需要马上手术,我的颈动脉因以前鼻咽癌放疗而有所变形,介入手术风险很大,故直接开颅施动脉瘤夹闭术。其实,夹闭动脉颈是动脉瘤手术中最理想的方法,既可将动脉瘤排除在血循环之外,又保留了截瘤动脉血流的畅通。手术很成功,我的勇气和信心与日俱增,恢复得很顺利。然后,我转到湖州中心医院继续观察康复,数天后,通知我可以出院了,并嘱咐回家后心态需良好,情绪要控制,排便不能太用劲,休息要充足,避免过度脑力活动,饮食应合理,适当的肢体活动。
感悟:珍惜生命,享受生活,身体最重要。
■选票
我们将从选票中抽取部分读者参与奖,届时将在报上公布获奖名单,并寄赠奖品。
■整理: 苏思思 叶旭平
第四届“中科杯”浙江十大抗癌明星评选
候选人简介
(排名不分先后)
浙江老年报第四届“中科杯”十大抗癌明星评选
选 票
投票人姓名:
电话:
邮编:
地址:
17号 杨德宝(嘉兴)
抗癌经历:2001年我因患乳腺癌对右乳作了根治术,感到幸运的是早期发现。2005年7月,又查出左乳有一小节结而住院手术,还好不是癌症。刚刚在庆幸的时候,却不知癌魔又向我伸出了魔爪。我因右腿髋臼处发酸、走路困难,针灸、理疗,治疗了很久不见起色,因此要求作ECT(骨扫描)检查,检查后确诊为“骨转移”。这无疑是给我判了死刑,但是我并不灰心,我相信科学、相信医生,在上海肿瘤医院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放疗后,我的身体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好转。我相信只要继续坚持,癌症一定会离我远去的!
感悟:我感谢医生处处为病人考虑的敬业精神,是上海医生给了我新的生命。我应该更加尊重、珍惜生命,更加感激朋友、社会的帮助,更加积极地生活。让自己的心身得到全面的康复,从而回归社会,为抗癌事业作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