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复发危险 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冠心病康复训练至关重要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老王和老周进院治疗前冠心病病情指标几乎相同,一个在术后及时采用心脏康复个体化运动处方治疗,仅仅用了两周时间就重回正常的生活状态;而另一个,由于晚介入康复训练,用了整整半年时间才稳定住病情,回到家中。
“我们一直在灌输和强调老年冠心病患者应该趁早介入康复训练,因为康复训练可以降低再住院率和住院时间,改善血压、血脂、血糖,改善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任爱华告诉记者。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1997年7月开始成立的浙江医院心脏康复科,是全省首家开展心脏康复专业的综合性医院,整个团队有8位医生、13位护士、2位治疗师,目前设有心身治疗室、心肺功能评估室等,拥有核定床位40张。这样的规模在全国都是领先的。
任爱华说,目前中国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与国际接轨了,危险因素的预防、治疗已经成为心血管临床的常规任务。美欧的心脏协会在急性心梗指南中均强调运动康复,美国从2000年到2007年接受康复训练的人数超过50%,而在国内心血管疾病者接受康复的还不到5%。这方面的意识急待加强。
什么是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就是使心脏病患者达到身体的、心理的、社会性的最佳状态的治疗新方法,它已经成为以心脏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下降为目的新的治疗手段。心脏康复也成为用于评价医学目标,开展运动疗法,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减少冠状动脉危险因素以及健康教育组成的长期性、综合性的计划项目。
目前,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标准提出,要求必须开展心肺运动试验和心肺康复,心血管康复已经成为国际和国内心脏病会议的基本内容之一,心血管康复也正在成为康复医学会议的基本内容之一。
康复训练
必须接受医学评估
不是所有的病人在当前情况下都适合进行康复训练的。任爱华告诉记者,浙江医院心脏康复科拥有专门的心肺功能评估室,它正是为实现医学评估功能而设立的。在接受临床检查后,每个新的病人都要接受大致四个方面的医学评价:首先是诊断、病因、目前的治疗、是否接受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情况、既往病史等;其次是对高危患者进行冠脉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包括心脏功能、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第三是心理评价;最后是对病人的运动能力和习惯做出评价和判断。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同时需要动态心脏康复评估:首先是初始评估,在每次运动前也需要评估,包括基本的体格检查、心肺听诊、外周脉搏触诊、评价大关节和肌群的力量及柔韧性、以及患者自我照顾的能力;在运动过程中、恢复期评估,包括症状、体征、心率和血压的检测;最后,根据评估情况决定运动训练的进程。
如何制定
康复训练处方?
对于不同程度的患者,医生所采取的个性化康复运动处方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如何科学安全地判断哪种运动形式、多少运动量合适呢?
首先医生要进行如病史、体检,必要的化验,心理状况、心肺运动试验、进行危险分级等全面评估。
运动处方必须包括运动频率、强度、时间和方式,根据患者的兴趣、需要及健康状态来制定。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定量化与科学性的核心,也是康复效果与安全的关键,在没有量化的标准前,一句“适量运动”完全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此外,医生会根据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如静息心率、最大心率、血压和心电图、病变程度、左心功能等级和症状),并参照运动训练方案实施过程中患者对训练的反应,以及再评定的结果,不断对运动处方进行修订。
心脏功能康复训练是个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各项因素间有交互作用和影响,应根据各人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综合应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见习记者 徐小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