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玩家

缘起一张泛黄的旧报纸

  丰子恺先生喜欢随缘,他的故居“缘缘堂”名字的由来,便是他写了几个字抓阄,两次抓来的都是缘,所以就给书斋起名“缘缘”。丰子恺先生自然想不到还有一缘,是在他离去之后,仍有一人执着于他的艺术,以描摹、继承、创新他的画作为毕生的追求。这个人就是王金祥。

  今年57岁的王金祥在绍兴县城长大,从小就喜欢画。邻居家中挂着的梅兰竹菊条幅,他总是在那里看个没完,他觉得这些画都有灵气,能和他交流。

  虽然家中与绘画并无渊源,王金祥还是逐渐显露出了绘画的天分,在学校里进入宣传队,画黑板报和宣传画。

  有一天,王金祥在一张泛黄的旧报纸上看到了丰子恺的画作,它清新雅致、意境悠远,如潺潺溪流,流入了王金祥的心扉。那些以儿童画为题材的画,让王金祥感同身受,他想不到平常的生活可以这样表现,寥寥几笔就能化平庸为神奇,令人生出很多的愉悦和满足。另有一些人情百态,描画的也是身边的人和事,朴实无华。正是这种朴实打动了王金祥。

  真正与丰子恺的艺术结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丰子恺的小女丰一吟和他的弟子胡治均从上海来杭,王金祥和他们结识了。“我们一见如故,感觉找到了知音。”王金祥陪着他们游西湖,逛杭州,谈艺术,也谈人生,彼此十分投缘,两位老师被王金祥的执着所感动,对他关怀备至,还送给他一盒独特的颜料,更适合子恺画风,希望他能发扬子恺先生的艺术。王金祥真正开始临摹丰子恺,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浙江老年报 玩家 00013 缘起一张泛黄的旧报纸 2011-09-21 浙江老年报2011-09-2100007 2 2011年09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