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社会保障五年内实现“一卡通”

  本报讯(见习记者 楼嘉卉)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随着农民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保、城镇居民生育保障试点等一系列制度的设计出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而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有关“社会保障”的部分,显然着墨更多——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等。这些更为细化、充实的条款,有望使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扩大社保范围,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只有建立起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社保体系,才能为百姓解除后顾之忧,让百姓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拥有更多的安全感,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保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所长金维刚表示,如果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低,老百姓必定会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产生担忧,即使收入提高了,也过得不安稳,不敢消费,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并拖累整个经济运行。

  同时,健全社保体系也将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只有将过去缺乏社会保障的各类人群逐步纳入社保体系,让人人都享有社会保障,才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政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的过程,这会使各类社会群体从中受益,也能促使财富分配更加公平。

  金维刚认为,“十一五”期间,我国连续5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未来5年,国家也应着力于建立正常的养老金调整机制,继续改善退休职工待遇。

  5年后,让8亿人

  享受社保“一卡通”

  据了解,到今年6月底,全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已覆盖2.45亿人,刚刚开始试点的新农保覆盖了5965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达到了12.5亿人。“不过,每项社会保险的覆盖面都要达到95%以上,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因此,社保扩面仍需持续努力。”人保部社会保险所所长何平如是说。

  “‘十二五’期间,‘一卡通’是个硬指标。”所谓“一卡通”,是指将各项社会保险信息通用在一张卡里,方便参保者随时随地查询自己的权益记录,方便、快捷地享受社会保障服务。据何平介绍,这将是“十二五”期间提升社保经办机构管理服务能力的指标性要求。

  按照规划,预计到“十二五”末,有8亿参保人的养老、医疗、失业、生育等社保信息都将统一在这张社保卡内。在有条件的城市,社保卡还将成为“市民卡”,以实现更为广泛的电子结算功能。


浙江老年报 要闻 00001 社会保障五年内实现“一卡通” 2010-11-05 nw.D1000FFN_20101105_6-00001 2 2010年11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