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无桥不成市
洪张根
绍兴境内水道纵横,桥也自然多。出门见桥,上街穿桥,纳凉上桥,坐船过桥。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有诗曰:“垂虹玉带门前事,万古名桥出越州。”
桥成了水乡百姓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作为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绍兴风情习俗,当然也在这文化象征的古桥上表现出来。
这些古桥结构别致,千姿百态。石梁桥、三边形桥、五边形桥、七边形桥、半圆形石拱桥、马蹄形石拱桥、椭圆形石拱桥……
桥贯人名,人被桥传。每一座桥名的背后,都镶嵌着美丽的传说,耐人寻味。如夏履桥,相传大禹治水路过会稽,遗履于该地而得名;再如浴龙桥,是因宋理宗赵昀少时曾在这里游泳而得名;题扇桥,因传王羲之在此给老妪题扇而得名;孟宅桥,为纪念太守孟尝而建;沈园附近的春波桥,乃据陆游怀念前妻唐琬的诗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而得名;内纺车桥,则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身自耕作,夫人自织”的故事有关……
水乡老百姓还有一些巧记桥名的俗语,比如“北海谢公钓鲤鱼”,就包含了同一条河上的四座桥,分别是北海桥、谢公桥、吊桥和鲤鱼桥。
有许多桥谚,用方言编成的顺口溜,生动有趣。在水乡谈桥,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谈到那首像口诀一般的“十桥民谣”:第一大木桥,第二凰仪桥,第三三接桥,第四螺蛳桥,第五鲤鱼桥,第六福禄桥,第七蕺坊桥,第八八字桥,第九酒务桥,第十日晖桥。“十桥”的民谣,与数字谐音有关,琅琅上口,才被老百姓流传,主要意思是表示绍兴的桥多。
出门见桥,上街过桥,水乡人的生活与桥密不可分,连红白喜事也与桥紧密相关。桥在水乡百姓的心中是神圣的,千百年来形成很多不成文的过桥习俗。出丧过桥时,丧家必在桥板上撤买路烧纸,或放炮仗,意思是请桥神放行,让亡魂顺利过桥。又有当桥下有船往返时,女人不能过桥,必待船过后方可过往。结婚是人生大事,花轿迎亲,锣鼓喧天,十分热闹。旧时绍兴城内新娘出嫁的花轿,都要有意从福禄桥、万安桥、如意桥这三座桥去抬一圈,以图吉利。有些习俗仍延袭至今。
水乡人有聚在桥头聊天的习惯,时间长了成自然。各色人等在此集散,成了民间获取和传播某些口头消息的重要渠道。所以百姓喜欢聚在桥边或者坐在桥栏板上,谈论新闻轶事。
特别是在夏日傍晚,更是百姓纳凉避暑,谈天说地的好去处。由于桥头具有地理与人和的优势,有经营头脑的人便在一些重要地段的桥边开店设铺,各种摊位沿河而设,久之,便形成水乡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桥市。继而形成以桥为名的居民集镇,如:杨汛桥镇、夏履桥镇等。
百桥千街水纵横,星罗棋布古石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体现,是淳朴敦厚民风的一种物化,是历代地方官员重视水利交通建设的一块丰碑,亦是历代文人墨客放飞诗情的一个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