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读书

《朱镕基答记者问》出版

低调面市仍受追捧

  9月2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在全国公开发行。 

  作为朱镕基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著作,这本书虽然低调出版,但依旧热卖。

  

  36万字反映改革开放进程   

  该书收录了朱镕基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和在境外发表的部分演讲。内容包括4个部分:在九届全国人大会议5次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接受外国记者采访、在境外发表演讲并回答提问以及在出访期间接受香港记者随行采访。书中大部分内容在国内是首次公开发表。 

  

  退休后首次“面对”公众 

  退休之后,朱镕基很快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刻意保持低调。 

  媒体报道称,朱镕基描述自己的退休生活“也很丰富。我最喜爱的是中国的京剧,我现在不单唱戏,而且还拉京胡,经过勤学苦练、名师指教,我现在拉胡琴的水平比过去提高了很多倍”。 

  朱镕基退休后仅有的几次公开露面包括:2004年8月,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2004年12月,北京凯宾斯基饭店,德国中小企业联盟授予他“欧洲中小企业奖”的仪式。 

  2006年4月,朱镕基曾微服参观福州林则徐纪念馆。参观过程中朱镕基虽神情沉静,但群众中不断有人要求与其合影,朱均未拒绝。朱镕基走出纪念馆时,门外已经围满了听说朱镕基在此参观的群众,并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朱镕基亦绕座驾一周,向群众挥手示意。

  除此之外,朱镕基拒绝回家乡长沙,拒绝阅读其堂兄为他写的传记,拒绝中华诗词协会邀请其担任名誉主席。

  

  精彩书摘

  仁者是无敌于天下的 

  在美国谈同顾毓琇先生见面的情况(1999年4月9日)

  (1999年4月9日下午,会见顾毓琇之后)

  记者:朱总理,你带了江主席的什么信息给他(指顾毓琇——编者注)啊? 

  朱镕基:我带了江主席送顾老的茶叶。

  记者:什么茶叶?

  朱镕基:黄山名茶。

  顾毓琇:我就是说:“朱总理为国珍重。” 

  记者:那朱总理你会不会这样做啊?

  朱镕基:我要按老师的教导来做。我给你们透露一点,不然你没有东西写了。顾老送我十六字箴言:“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诚者有信,仁者无敌。”“仁”字的意思很难解释,你们回去查查字典,仁者是无敌于天下的。

  

  如果无限制地生下去,那全球不都是中国人了吗?

  接受东京广播公司(TBS)采访(2000年10月14日) 

  筑紫哲也(TBS新闻节目主持人):按节目的惯例,请朱镕基总理先简洁地回答几个简短的问题。下面是来自因特网和传真的问题。

  (画外音:千叶县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问:“我们班只有20名同学,但把大家的意见统一起来不太容易,请问中国是怎样把近13亿人团结在一起的?”)

  朱镕基:我想,第一种方式就是法制的方式,中国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他们的任务之一就是反映民意,监督政府;第二是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以外,还有8个民主党派,它们联系不同的阶层,经常反映来自民间的意见,也起到了监督政府的作用;第三,还有舆论的作用。我想,中国的舆论,特别是中国的电视台在反映民意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当然,我觉得我们还有做得不够的地方,我们要继续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要进一步反映民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筑紫哲也: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问:“为什么中国每个家庭只能有一个小孩?会不会寂寞?” 

  朱镕基:中国鼓励每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但是在农村,这个限制是比较宽的;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我们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他们生养孩子是不受限制的。在城市里面,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我是有体会的。我只有一个外孙女,13岁,我觉得她确实感到很寂寞。可是我们也要想,如果一个12.5亿人口的国家再无限制地生下去的话,那全球不都是中国人了吗?

  《朱镕基答记者问》:人民出版社


浙江老年报 读书 00011 《朱镕基答记者问》出版 2009-09-23 浙江老年报000112009-09-2300017 2 2009年09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