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说法

老人在子女家“吃轮饭”行得通吗?

  主持人赵勇鹏:前不久,一位老年朋友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在他老家的一个村子里,流行这样一种习俗:失去了伴侣的老人要轮流在子女家过日子。有的子女有孝心,老人在晚年衣食无忧;有的子女略有孝心,老人的境遇还算过得去;然而有些老人的日子过得可就凄凉了。其中有这样一位老人,轮到他去大儿子家过日子,大儿子一家就给老人家脸色看;轮到去二儿子家过日子,二儿子一家也给老人家脸色看;轮到去三儿子家过日子,三儿子一家同样给老人家脸色看;轮到去小儿子家过日子,小儿子一家照样给老人家脸色看。搞得老人家走投无路,不知去哪个儿子家过晚年生活好。

  这位老人一生养了4个儿子,70岁丧偶。互相推委的子女们最后勉强商定,让老父亲每年分别在每个儿子家过一个季度的日子。这种寄人篱下的“季度日子”让老人家不寒而栗,没想到自己含辛茹苦带大的孩子们,在他晚年最需要子女赡养的时候,竟会对自己如此冷落! 

  对此,我想问下大家:您认为“老人轮流在子女家过日子”行得通吗?您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够让农村老人安度晚年?

  网友林海娜:在农村这种现象挺多的。但是我觉得,老人轮流在子女家住,其实也有很多弊端。首先,这样搬来搬去对老人来说也挺麻烦的;再者,老人住子女家,子女们也会有点不方便吧,毕竟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工作,还要照顾自己的子女,有时候心情不好还要因为顾及老人的面子忍着不发作,有的可能直接把老人当出气筒了。而且两代人之间肯定有很多习惯和观念不一样,住在一起难免有摩擦,还不如让老人单独住一个地方,子女们有空去拜访下,逢年过节回去跟老人一起吃顿饭,这样可能更和谐呢!

  网友钱义华:对于这个话题,一般是农村的、没有生活来源的居多。我是这样看的:如果子女贤孝,老人吃“轮饭”是可以的,也不至于一个人太孤独;如果老人身体健朗,又喜欢清静,一个人住挺好的,但子女应该承担生活费;如果子女不孝顺,老人身体又差,那么这个老人的晚景就凄凉了。最近在我们兰溪电视台就播了这样一个节目:一位老人被小儿子打断了两根肋骨,自己上吊死了。

  我看到9月2日《浙江老年报》上登了“我省将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消息,很欣慰。这个政策如果能够顺利实施,将给那些没有生活来源的老人带来福音。

  网友陈连华: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老人需要子女赡养。他们年轻时为了抚养子女,以及供他们上学、帮助他们成家几乎耗尽了全部积蓄,有的老人甚至把住房也全部让给了子女。由于农村养老保险体制不健全,老人大多没有经济来源,到年老时在经济上便完全受制于子女,致使有的子女特别是个别儿媳视老人为负担,老人在家里经常要受气。还有,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力背井离乡、进城打工,无法照顾老人也是一个原因。

  我认为,要弘扬“尊老、敬老、养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还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倡农村青年为自己和老人参加养老保险,使农村老人减轻对子女的物质依赖程度。从长远的观点看,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使老人安度晚年,将是解决农村养老的一个重要途径。

  网友高宇婷:赡养老人是子女们应尽的义务。如果子女都很孝顺,我想不管是轮流在子女家住,或是老人自己独住,都会过得挺好。


浙江老年报 说法 00003 老人在子女家“吃轮饭”行得通吗? 2009-09-23 浙江老年报000032009-09-2300003 2 2009年09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