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行走

东天目避暑游

  久居喧嚣的闹市,就想来一次短暂的逃离,找个清静的去处,透透新鲜空气,滤一滤耳根的嘈杂。于是,东天目山就跃入了我们的视线。

  盛夏的东天目,有着特别的明丽和难得的清凉。

  进山的公路曲折盘旋,弯道一个接一个,却是有惊无险,十分刺激!地势越来越高,汽车终于在一个很空旷的平台停下了,我们立即被满目的青翠所包围。放眼远望,若断若连的群山,此起彼伏,千峰竞秀。星星点点的村落、房屋散落在大山的怀抱里,在林海中忽隐忽现,似有烟霭笼罩,给群山更添一抹朦胧。

  初遇东天目,我们便领略了她的博大与优雅。我们似乎置身于诗的意境中,那是清新、是舒畅、是陶醉。沿着千年“朝佛之路”拾级而上,尽是满目苍翠。山间古道,参天古树,翠竹环抱,林鸟娇啭,让宁静的山谷显得更加幽远。幽径旁的那一株株挺拔高大的柳杉,枝繁叶茂,浓荫蔽日。一阵山风吹过,摇曳飘忽的林涛,伴着大自然的回响,撩拨着你的心弦,心中顿有一种充盈、澄净之感。

  就在这条古道上,曾留下无数文人雅士流连的足迹:李白、白居易、苏东坡、袁宏道、梅兰芳、郁达夫、林语堂……在东天目的千年香火、万里梵呗中融入了才情的闪耀,诗文的合唱。

  突然,耳畔传来悠扬的佛经圣歌……“昭明禅寺”到了。步入昭明禅寺,只觉整个庙宇气势恢宏,磅礴幽邃,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建筑层层推进,飞檐斗拱,清幽庄严,不愧为一方修身养性之理想净土。难怪,香火极旺的东天目,让五湖四海的朝拜者纷至沓来。禅院中林立的石刻碑林,飞龙翔凤,蔚为壮观,为千年古刹增色不少。

  由寺院左行片刻,便是因梁代昭明太子而得名的分经台和洗眼池。通往分经台的石阶遍布苍苔,石缝中有窜出的青草。据说洗眼池的水一年四季不涸。盈盈一池碧水,依稀映照出1500年前的那个黄昏,年轻的昭明太子因了天目的召唤,挣脱名闻利养的窠臼,一领纳衣,一根藜杖,风尘仆仆地来到天目的大山深处。我们仿佛看见,山中那一个个月明星稀之夜,太子秉烛夜读,为《金刚经》分段标点。终因用神过度,双目失明,太子掬东西天目之水洗眼,双目皆明!走近分经台,周遭修竹篁篁,芳草萋萋,这份幽静与空灵,这份砥砺与考验,实在是做学问的好去处!

  最美的风景总是在远方,在前面,在诱惑着我们。继续上行,只见亭亭玉立、笔直参天的修竹,密密麻麻地在陡峭险峻的山路两旁铺排开来。这里,竹连竹,山连山,万顷竹波,竹声涛涛,处处散发着清凉幽绿的原始野趣,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走过段段崎岖山道,眼前的一景不由让同伴惊呼起来:在这千米高山之上,漫山遍岭的杜鹃正艳丽地开着,绰约的风姿在风中摇曳着曼妙的风情!那粉红的、火红的、含苞的、盛开的杜鹃花,一眼望去,犹如绚丽的云霞。

  沿山路盘旋而上,不觉已到了山巅——大仙峰。1400多米的海拔,使大仙峰具有独特的高山风光。山顶平坦开阔,岩石夺奇,万木竞秀,山花烂漫,恍若仙境。

  同行的文友们迷醉于东天目的绝顶风光,在这里盘桓最久。立于峰顶,脚踩八百里神龙川,俯瞰群峰纵横绵延,层峦叠嶂……西望西天目仙人顶高耸入云,天目大石谷壁峭林立;东指天荒坪水电站浮光跃金,钱塘江烟波浩渺……“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有东坡先生的诗为证。“仙峰绝顶望钱塘,风舞龙飞两乳长”,当年,郁达夫登上大仙峰,遥指群山,诗兴大发,即兴赋七绝一首。

  这一刻,我们的心如头顶的蓝天白云般,一片清澄明净。      陈利生 


浙江老年报 行走 00008 东天目避暑游 2009-07-15 SourcePh 2 2009年07月15日 星期三 东天目避暑游 IdPh UrlPh

  久居喧嚣的闹市,就想来一次短暂的逃离,找个清静的去处,透透新鲜空气,滤一滤耳根的嘈杂。于是,东天目山就跃入了我们的视线。

  盛夏的东天目,有着特别的明丽和难得的清凉。

  进山的公路曲折盘旋,弯道一个接一个,却是有惊无险,十分刺激!地势越来越高,汽车终于在一个很空旷的平台停下了,我们立即被满目的青翠所包围。放眼远望,若断若连的群山,此起彼伏,千峰竞秀。星星点点的村落、房屋散落在大山的怀抱里,在林海中忽隐忽现,似有烟霭笼罩,给群山更添一抹朦胧。

  初遇东天目,我们便领略了她的博大与优雅。我们似乎置身于诗的意境中,那是清新、是舒畅、是陶醉。沿着千年“朝佛之路”拾级而上,尽是满目苍翠。山间古道,参天古树,翠竹环抱,林鸟娇啭,让宁静的山谷显得更加幽远。幽径旁的那一株株挺拔高大的柳杉,枝繁叶茂,浓荫蔽日。一阵山风吹过,摇曳飘忽的林涛,伴着大自然的回响,撩拨着你的心弦,心中顿有一种充盈、澄净之感。

  就在这条古道上,曾留下无数文人雅士流连的足迹:李白、白居易、苏东坡、袁宏道、梅兰芳、郁达夫、林语堂……在东天目的千年香火、万里梵呗中融入了才情的闪耀,诗文的合唱。

  突然,耳畔传来悠扬的佛经圣歌……“昭明禅寺”到了。步入昭明禅寺,只觉整个庙宇气势恢宏,磅礴幽邃,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建筑层层推进,飞檐斗拱,清幽庄严,不愧为一方修身养性之理想净土。难怪,香火极旺的东天目,让五湖四海的朝拜者纷至沓来。禅院中林立的石刻碑林,飞龙翔凤,蔚为壮观,为千年古刹增色不少。

  由寺院左行片刻,便是因梁代昭明太子而得名的分经台和洗眼池。通往分经台的石阶遍布苍苔,石缝中有窜出的青草。据说洗眼池的水一年四季不涸。盈盈一池碧水,依稀映照出1500年前的那个黄昏,年轻的昭明太子因了天目的召唤,挣脱名闻利养的窠臼,一领纳衣,一根藜杖,风尘仆仆地来到天目的大山深处。我们仿佛看见,山中那一个个月明星稀之夜,太子秉烛夜读,为《金刚经》分段标点。终因用神过度,双目失明,太子掬东西天目之水洗眼,双目皆明!走近分经台,周遭修竹篁篁,芳草萋萋,这份幽静与空灵,这份砥砺与考验,实在是做学问的好去处!

  最美的风景总是在远方,在前面,在诱惑着我们。继续上行,只见亭亭玉立、笔直参天的修竹,密密麻麻地在陡峭险峻的山路两旁铺排开来。这里,竹连竹,山连山,万顷竹波,竹声涛涛,处处散发着清凉幽绿的原始野趣,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走过段段崎岖山道,眼前的一景不由让同伴惊呼起来:在这千米高山之上,漫山遍岭的杜鹃正艳丽地开着,绰约的风姿在风中摇曳着曼妙的风情!那粉红的、火红的、含苞的、盛开的杜鹃花,一眼望去,犹如绚丽的云霞。

  沿山路盘旋而上,不觉已到了山巅——大仙峰。1400多米的海拔,使大仙峰具有独特的高山风光。山顶平坦开阔,岩石夺奇,万木竞秀,山花烂漫,恍若仙境。

  同行的文友们迷醉于东天目的绝顶风光,在这里盘桓最久。立于峰顶,脚踩八百里神龙川,俯瞰群峰纵横绵延,层峦叠嶂……西望西天目仙人顶高耸入云,天目大石谷壁峭林立;东指天荒坪水电站浮光跃金,钱塘江烟波浩渺……“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有东坡先生的诗为证。“仙峰绝顶望钱塘,风舞龙飞两乳长”,当年,郁达夫登上大仙峰,遥指群山,诗兴大发,即兴赋七绝一首。

  这一刻,我们的心如头顶的蓝天白云般,一片清澄明净。      陈利生 

SourcePh Pictur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