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朱兄弟,我身体恢复得很好,现在能开拖拉机啦!”12月22日晚上,61岁的汶川地震伤员郭志成,在电话中爽朗地告诉杭州志愿者朱强荣。
“我开拖拉机,都是义务劳动,主要为政府运送各类救灾物资。”郭志成表示,“在杭州疗伤的日子里,你们杭州志愿者和医务人员的同胞之情和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现在,我在老家当义工,主要还是受你们的影响。”
郭志成坦言:2008年,地震让他失去了家园,但也让他体会了人间大爱。
郭志成来自汶川县映秀镇老街村,是5月26日晚第一批到达杭州的灾区伤员。在5月12日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和山洪爆发中,他被洪水冲了40多米远后侥幸爬到山上,左大腿“破了个洞”,连骨头都看到了。在成都,医生又检查出他右下肢软组织受伤、上身右侧肋骨挫伤。身边4个亲人的突然离去,更令他精神上遭受莫大的痛苦。在杭州市中医院,陪护志愿者朱强荣和他的陪护小组整整在郭志成身边守护了40多个日子,7月7日晚,基本康复的郭志成终于踏上了回乡的列车。
回到四川后,他和幸存的儿女们立刻开始寻访失踪亲人的尸体,地震夺走了他老伴、大儿子和2个孙女。至今,他们只找到了一具小孙女的尸体。“现在,我就以不停地做些好事,来告慰失去的亲人!”郭志成说。
对于关心他的本报读者,郭志成还让我们转告大家:现在他和小儿子一起住在政府提供的板房里,每月领取国家给的300元补助。小儿子则开了辆面包车搞起了营运,每月也有几千元的收入,吃穿不愁,大家精神面貌相当不错。“很想念浙江的好心人。也很想大家有机会来四川走走,目前都江堰景区已经开放,我儿子在跑运输,完全可以带大家去那里玩。” 记者 沈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