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 2008:那些感动我们的人和事
· 被评为年度十大“真情人物”
央视2008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
· 我能开拖拉机啦!
· 曾外孙女上大学 平安健康又一年
· “社区直通车,我们欢迎你!”
· 年轻的社区工作者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12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学生社区工作者芮佳南:工资福利都提高了
年轻的社区工作者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本报讯 “我们的工资一下子增加了55%,待遇提高了一大截。”杭州小营巷年轻的社区工作者芮佳南对目前的工作相当满意。“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公司纷纷裁员降薪的大气候下,社区工作者能够加薪,可见政府对我们非常重视。”

  本报今年夏天推出的《走近社区工作者》系列报道,得到了很多热心读者的关注。社区工作者年轻化、职业化是一个大趋势,然而由于待遇不高、工作繁琐,很多大学毕业生呆了几个月就选择离开,不少读者担心社区工作难以留住年轻人。

  上个月,杭州市出台了大幅度提高社区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和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减轻社区工作者烦忧的“黄金政策”。这让所有的杭州社区工作者都备感温暖,也让那些毕业不久、刚踏上社区岗位的大学生们有了坚持的动力。

  “待遇的提高,肯定会促使自己留在社区工作。”小营巷社区工作人员明婧芝,是杭州第一批走进社区工作的大学生,负责党建工作。

  芮佳南,9月份从小营巷社区调到了上城区紫阳街道,目前的任务是进行全国首个“社区建设史料展示中心”筹备工作的史料整理。

  今年,小营巷社区又迎来了两位大学生。小吴就是其中一位,接替小芮的文教工作,在遇到一些复杂问题时,还会打电话向小芮请教。

  记者 葛辉 实习生 俞超春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要闻 00001 年轻的社区工作者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2008-12-31 48256F6C002025684825752E00076E6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