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动,脚扭扭,腰弯弯……”近日,笔者一走进安吉县经济开发区城南社区黄墅小区何志钧老人家,老人就迫不及待地演示起了自创的“老年保健圆圈操”。
自2002年自创这套老年保健操以来,老人坚持每天早晚各练一遍。今年已经87岁的他,眼不花、耳不背,精神矍铄。为了让更多的老人分享到保健操的效果,去年老人将保健操说明书捐赠给了县图书馆,同时,还把自己编写的《一生经历杂事录》、两套自编的家谱和《新百家姓》也一并捐赠给了县图书馆。
笔者了解到,像何志钧老人这样自编图书并捐赠给图书馆的老人还真不少。今年97岁的沈启镛老人花了整整2年时间,编写了《沧桑话梅溪》一书,一开始他自己掏钱印刷了150本,被索求一空,后来又加印了2次,也全部送人了。
“多难兴邦路岖崎,改天换地展红旗。八年抗战未生死,十年动乱无是非。改革开放谱宏图,经济建设龙腾飞。白头有幸逢盛世,犹得夕阳沐余辉。”沈老先生出生在安吉县梅溪镇,对梅溪非常有感情,他利用空余时间,对梅溪昔日风貌和历史变革作了详细的描述。全书分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农、工、商、文化、名胜古迹、人物等14个章节,图文并茂,对于外人了解梅溪很有帮助。
90岁的张笃志老人前些天向安吉县图书馆捐献了《啸风堂吟稿》,里面收集了他历年来为画虎所作的70余首诗。今年78岁的安吉籍书法家曹寿槐老人捐赠了30多本自己近年来出版的书法字帖。还有阮观其老人主编的《历代诗人咏安吉》,姚博初捐赠的《姚博初剧作选》,聂征夫所著《一代宗师吴昌硕》等等。在县图书馆,由老人发挥余热撰写、捐赠的书随处可见,成为了解历史、了解安吉的宝贵资料。
据安吉县老龄办主任汪武勇介绍,全县目前共有60周岁以上的老人6.7万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著书立说只是其中一种颇有代表性的表现方式。
刘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