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天气,感冒发烧拉肚子的人数明显上升,一些症状较轻的患者就自己找点药吃;便秘的人也在家用缓泻药解决问题。连日来,杭州市三医院收治的因盲目服药引发的各种疾病也逐渐增多。
吃缓泻药反而引来“出口”问题
12月17日下午,杭州市三医院肛肠外科来了一位表情痛苦的李姓老人,他捂着肚子说自己已连续一周没上“大号”了。
医生详细询问后发现,老李一向饮食规律,上厕所也很规律,近日天气干燥加上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常回家看看,所以经常喝高吃多,甚至熬夜。有时消化不良或者没有准时上厕所就会用开塞露或口服果导等通便药自行解决。但是这两天每天吃两片果导都没有效果了。
市三医院肛肠科沈忠副主任医师说,最近像李先生这样的病人明显增多。“服用泻药后常使结肠过度排空,结果推迟了下一次排便,久而久之进入恶性循环,直肠反射感受降低,就会功能紊乱,出现真正的便秘。”
沈主任提醒市民,治疗便秘,首先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建立高纤维、低脂肪的合理饮食结构,使用泻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胃溃疡缘起盲目吃药
天气忽冷忽热,温差增大,家住杭州市望江门的杨先生发烧了,他根据经验自己吃了几片阿司匹林。这烧是退了,可腹部却一直隐隐作痛,大便也呈黑色。杨先生来到杭州市三医院一检查:胃溃疡又发作了,而且就是因为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的。
“这段时间,像杨先生这样的患者明显增多,最多一天连续来了5个这样的病人。”市三医院沈主任分析了三种原因:气温变化快,感冒发烧人群增多,很多人又会选择自行服药解决病情;类似阿司匹林等一些常用感冒发烧的药物对胃粘膜都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容易引起急性胃炎、溃疡发作,尤其是原本就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
黄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