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也许你们会觉得我有点面熟,没错,我参加了浙江卫视的《男生女生》节目,没错,我是真的很想征婚。
十七八年前的一天,我和前夫走到了一起。我是第二次结婚,有儿有女,他是第四次结婚,有儿有女。我们两个单过,我想我将在这个家中老死。
我们过着平凡的生活,就象大街上行走的很多男女一样。
2007年3月前后,发生了很多事情,那些不愿提的往事促使我立刻作出一个决定——离婚。事情办得很利索。
他从家里搬走,我一个人过。琴棋书画我都爱好,因此白天的生活倒也丰富,混迹于老年大学和活动中心,每天也忙忙活活的。可是一到晚上回来,一个没有了爱人的家,我从不知道是这么冰冷。说真的,一个人,是真的寂寞。
以前我们空了就会到公园散步,带上小围棋,找个地方坐下来杀一盘。很多年轻人看到我们都会高兴得大叫:“快看夕阳红!”还忙不迭地给我们拍照。
现在房子是空的,我只能自己和自己说话,就如朝墙上呼了口气,当然得不到任何回音。我理解了什么是孤独。清理前夫剩余东西的时候,我开始回忆,开始痛哭,开始抓狂,开始窝在角落哭,我不能这么过下去了,我要对自己好一点,尽快走出这个阴影。
第二天,我又利索地做出一个决定:相亲,找个老伴。
2婚介所里女和男的比例是5:1,而且,老先生个个想找比自己小15岁以上的。
别人或许认为我后来的相亲近于疯狂。
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老先生的条件还不错,想与他认识,和其他单身老人一样,我跨进了广告上的这个婚介所。工作人员很热心,让我填资料,完了说先交几千块钱。我说这位老先生我都还没见呢,怎么能先付钱,婚介说你钱都还没交呢,怎么能先看人。
我屈服了。
交了钱后,婚介告诉我这位老先生约不到,换另外的。你可以想象另外的老先生都不如意,我见了一个又一个,甚至有些一听资料,连见的兴趣都没有。
如果见了,明知道不会有后续,还要拒绝人家伤人家的心;如果不见,婚介说不是他们不提供服务,是我不接受服务,不会再给我继续介绍了。我陷入两难。我明白了,婚介和房产中介手段一样高超,报纸上做个好房源广告,先把客户引上钩,让你吃不进又吐不出。
见得多了,我突然醒悟,我其实在给婚介公司当托儿,我的资料频频见诸于报端,骗了一批又一批的客户进来,或者安排我一个一个去见面。
在婚介所里,我还碰到过很多女人从金华、千岛湖等外地赶过来一次次地相亲,一次次地落空,心里真不是滋味。
换的婚介也多了,才发现那些条件好的老头儿在每个婚介所都有“挂牌”,而且成了“镇店之宝”、“活招牌”。老男人对年龄要求非常苛刻,起码比自己小15、20岁以上。
我让婚介帮我约人,对方第一句话就问我多大了,哪怕是小9岁,对方一句话:“太老了,不合适。”电话就挂了。也还真有好几位80多岁的老人打电话想和我约会,我说你都和我妈差不多大了,实在难以接受。
3相亲次数多了,很多也想征婚的女人让我介绍老头儿给她们,连婚介所也跟我要信息。
我就不信这个理儿,也不再相信婚介,我带齐了所有证件自个儿找到媒体做征婚广告,力度之大覆盖了杭城的主要报纸。
之后我接到了很多电话,除了男人的还有女人的。女人们的声音很婉转,大致意思是我应该相过不少亲,如果没有适合我的,不妨介绍给她们,也算做了桩好事。
我想也是,老年人找对象的渠道非常有限,熟人介绍毕竟人选少,婚介里又有那么多猫腻,网络也不可信,像我这样登报征婚的更不多了,不妨就成人之美,做个义务红娘。接下去只要接到男人的电话,经判断可能性不大的,我都向他们推荐其他单身女性。
经过我的促成,如今有好几对都正在相处,希望能够开花结果。渐渐地,我手上的“资源”也丰富起来,婚介所竟然找我来要信息。
4相亲其实并不甜蜜,里头的陷阱、谎言很多,我常跟小姐妹说,你们要步步为营。
见过第二面的并不多,我有着自己的思维来判断一个人。
有一位男士条件各方面都不错,丧偶。打电话给我,我问他在做什么,他说在想我。我一愣,如此甜言蜜语,反而令我警惕。接着他说不如我们找个幽静的地方野炊吧。被我拒绝了,我们还不熟。
不如给他下个套,我故意提议到他家附近的某广场散步,他欣然答应。我说不如去你家看看吧,我知道这个建议一般单身老年男人都不会拒绝。到了他家,我就说正好可以看看他的有关证件,比如身份证,户口本,学历证书,职称证书等等。
轮到他愣了一下,继而勃然大怒:“你太不信任我了。”拒绝给我看任何证件,我转身就走。因为以前碰到过做假证件的相亲对象,才故意到他家突然提出看证件,会让对方措手不及来不及做假。
我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做法是否正确,但我想必须谨慎。
从婚介以及各方面的信息来看,寻找配偶的单身老年女性比单身老年男性多很多,其比例大约为5:1。在婚介所组织的一些单身活动上就很明显,来参加的大多数都是女性,那些头发梳得发亮,身板笔挺,穿着绅士又有气质的男性特别吃香,说不定有十几个女性围着他团团转。
我认识好几个自称独居的老年男子,却是与保姆同居,他们之间有着口头协议,保姆就是保姆,对外没有任何名分,若是男子找到了合适的对象,保姆便搬走,在此之前,来自外地的保姆就可以在这个家里生活了,甚至还带来了乡下的儿女,各有所需。而老年男子也非常轻松,对外称自己是单身,到处参加各种单身俱乐部活动,不断地相亲。
5有一个男人,的确感动了我。
在报纸上他看到了我的信息,打电话给我,我想并不适合,便想转而介绍给其他女朋友。没想到他说,你都没见过我,也不为你的朋友把把关么。我想有点道理,便见面了。
他出身农村,17岁时父母给他定了门亲,那女人比他大一岁,是个文盲。他们还没成亲,他就去部队当兵了。27岁那年,他回了趟老家,想退婚。这10年里,女人一直住在他家,毫无怨言地照顾他的父母。他心软了,对她充满了感激,婚没退成,却成了亲。
他们没有爱情,后来女人生病他也不离不弃地悉心照顾,直到她去世。他的上一次婚姻真正地感动了我,我想他就是我要找的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什么话说,用年轻人的说法就是“不来电”。
6 相亲了25次,黄阿姨还会继续相亲,直到找到如意郎君。
黄阿姨还想提醒老年朋友,如果中意了,一定要及时登记结婚。在相亲过程中,黄阿姨曾碰到很多老年男人,若隐若现地表明“谈情说爱可以,却不谈婚论嫁”的态度。她劝大家为自己想想,如果没有结婚证,自己得了疾病,对方撒手离开,也没有一点法律保障。
黄阿姨的相亲还在进行,如果有读者想和黄阿姨结交朋友,也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8531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