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日女青年会的一个合作项目——中国女青年会老年护理讲员培训班,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土歧祥子就是作为这个项目的老师,来到杭州的。
见到土歧老师,她正在课堂上为学员们讲解老年护理的一些细节。“护理老人时,做每一个动作前都要考虑老人的感受,要尊重老人的尊严。一切,以老年人感觉舒服为最紧要。”学员们普遍反映,这是土歧老师带给她们的最大收获。
我们的话题,也从老年护理开始。
居家养老为主,护理人员严重不足
作为老龄化进程最快、老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日本的老年服务走在世界的前列。
“健康老人在家养老,慢慢地生活不能自理之后进入机构养老。以前,日本也是这样的一种模式。”土歧祥子说,“现在可不一样。日本政府如今提倡老年人在家生活,直至终老。”
为此,日本政府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了一系列仔细的养老护理援助。比如,护理员上门协助老人进餐、洗澡、理发、换衣,帮助老人开展家务如做饭、清扫、购物,同时为老人进行换药、输液等诊疗护理,提供营养、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指导。
这些专业的护理员,主要由政府经营的养老机构、中介和一些非赢利社会福利机构派员上门。当然在这之前,这些人都得经过两年共1800学时护理学习,取得大专文凭,并且在通过国家组织的理论、技能考核获得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正因为对专业护理员的严格要求,目前在日本,专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按照日本《护理保险法》的规定,1名专业护理员最多只能照顾3位老人。后来从老年人的隐私、人权考虑,日本的一些老人院开始设立单间宿舍,一个老人住一间房。老人单间宿舍对护理人员的配备提出了新的要求,1名专业护理人员最多只能照顾2位老人。
日本的专业护理员缺乏,也跟护理员的收入不高有关。在日本,这些护理员的社会地位低于护士,但他们的地位和收入要比超市收银员略微高一点。然而由于其劳动强度大,而且服务对象又相对特殊,所以普通日本人大多不愿意从事这个职业。
其护理员的缺乏,只有靠部分兼职人员和社会志愿者给予补足。当然,这些人也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的。
老人患病,提倡“生活康复”
“生活康复”,是相对于“生理康复”而言的。生理康复,是指老年人生病后,借助医学理疗器材锻炼以恢复身体功能,即传统意义上的“医疗康复”。
“其实,老年病人康复,不一定非要借助理疗器材,日常生活动作就是很好的康复训练。比如在护理员或是家人的帮助下练习走路、上厕所,尝试自己洗衣服、做饭、整理床铺等日常生活的训练,就是生活康复的内容。”土歧祥子说,“因为医疗康复对有些老年人来说是一种负担,要花费一定的金钱,或是不适应器材操作,有的甚至会产生心理上的恐惧。”
为此,土岐老师建议老年病人应进行积极的生活康复,这不但可以使老人的身体机能更好地恢复到正常状态,并且还有利于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使老人的生活品质有大幅度提高。
护理老人,定要做到感同身受
护理老人,绝非一件易事。
在日本,护理养老有专门的《护理保险法》。老人如果需要护理,必须先向护理认可审查会提出书面申请。在听取医生意见的基础上,政府会派调查员前往老人家中调查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送交护理认可审查委员会进行二次审查,依照标准判定申请者是否需要护理服务以及所需护理等级,从而制定护理计划。一般半年后会再次进行健康调查和重新评估,根据健康状况改善与否调整护理方案。
对于护理员的工作,土岐祥子有着很多“苛刻”的要求。为了让学员体验老人大小便失禁后的难受劲,土岐老师要求学员晚上穿上“尿不湿”睡觉、8小时后才能解下。“只有与老人有了同样的感受,护理员才能更好为老年人着想,也才能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土歧祥子说。
记者 沈爱群 实习生 俞超春
人物名片:
土岐祥子,东京女青年会专门学校社会福祉科教务主任,从事老年护理教学25年,对于老年护理和康复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