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冬日的下午,在余姚最良江的江面上,有一位七旬老者,冒着冰冷刺骨的江水,游完了600米的游程,精神抖擞地登上了最良江彼岸。他,就是一生迷上游泳的离休老人汤志耀。
今年74岁的汤志耀,家住余姚江南新城西区。15岁那年,他就报名参了军,并当上了一名空军战士,是一位战功卓越的老战士。汤志耀认为,打仗不但需要精湛的技能,而且需要有一个硬朗的身体。因此,他根据自己童年时代在姚江畔学会的那套游泳本领,作为自己的锻炼项目,并以顽强的毅力,一练就是一辈子。按照他自己的话说,这叫“痴心难改”。
汤志耀游泳曾获得过不少荣誉。1960年,汤志耀在部队的劳卫制训练中,曾被评为蛙泳三级运动员,还得过证书呢。1969年,汤志耀作为部队的领导,带领100名游泳健儿,举着红旗,迎着汹涌的钱塘江大潮,搏浪畅游2000米,为部队争得了荣誉……
有一年春季,汤志耀与余姚市侨办同志一道去温州学习取经。当他们来到楠溪江畔时,汤志耀一见碧绿的楠溪江,虽然当时天气还很冷,但他很想下水游一把。于是就脱衣跳入江中,许多人为他的举动捏了一把汗,怕他出危险。当他安全上岸时,笑盈盈地对大家说:“我畅游过钱塘江,也搏击过大海,对于下河入江那是小事一桩了。”他的言行举止显现了老将风度。前几年,他自费去美国加拿大看望两个儿子,每到一地,他就找机会去那里的江河、大海中独自游上一番。否则,他就会觉得吃不香、睡不安。
汤志耀回到地方后,有记录、有规律地游泳锻炼至今已坚持了25个年头了。在汤志耀的家里,他拿出几本日记本,那是他25年来每次的“游记”,有时间、地点、游程,十分详细。除了打雷、台风、严寒等特殊原因外,每月的游次最多是31次,最少是16次,游程最长1000米,最短200米。25年来,有人给他计算了一下,他在姚江上的游程记录,少说也有1700余公里了。
离休以后,在汤志耀的影响下,他身边的游友现已增加到4人。他们互相照应,共同探讨,并肩游行,成了最良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汤志耀回忆,游泳确实让他经受了不少风险,但从中也尝到了不少甜头。有一次他去杭州“七堡”办事,途经湖边一处沼泽地时,不知不觉身子就往下沉,他马上意识到情况危险,于是就立即卧下身子,用游泳的姿势将身子往前推划,终于使他幸免于难。又有一次,他去钱塘江游泳,游到中途,潮水忽然上涨,他急忙返回,由于他有一套过硬的游技,又一次让他安全回到彼岸。但汤志耀体会最深的还是游泳让他游出了健康,游出了幸福。汤志耀如今虽已年逾古稀,看上去却显得年轻潇洒,现在他眼不花、耳不聋、吃得香、睡得甜,几十年来,他没有进过医院。在汤志耀的居室里,挂着他自写的一幅书法作品:“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如神仙。”这就是汤志耀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王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