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 “小鱼吃大鱼”事件的幕后故事
· 快乐汇演
· 周正龙案二审改判
有期徒刑两年半缓期3年
· 杭州地铁一号线湘湖站
发生地面塌陷事故 
· 农村老人送文化进城 城里老人竟相叫好
· 敬告读者
· 央行报告提出以六大
举措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1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小鱼吃大鱼”事件的幕后故事
杨新元
  在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娃哈哈”兼并“杭罐”,被称为 “小鱼吃大鱼”,也称得上是当年轰动全国的事件。作为事件的主要策划人之一,我想起了那段时间的日日夜夜。

  那是1991年的8月,杭城骄阳如火。我与杭州市委常委、秘书长沈者寿,市委办公厅主任杨树荫相约,一起到当时已小有名气的“娃哈哈”调查研究。

  在经历了十一年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后,中国的经济改革正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新旧体制、新老观念的碰撞日益激烈。许多国有企业在全国三年治理整顿后,正顽强地争取企业经营自主权;而许多校办企业、乡镇企业,却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在市场竞争的风浪中迅速发展。校办工厂“娃哈哈”就是一个例子。当初头戴破草帽、脚蹬平板车走街串巷的宗庆后,已在杭州经济界“小荷已露尖尖角”。我们这次去,就想去了解“娃哈哈”快速成长的秘诀。

  “娃哈哈”的厂房位于杭州清泰桥堍,小小的场地只有一千多平方米,主要生产“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宗庆后当时四十多岁,给我的印象很朴实。谈到企业的生产,他最忧虑的就是产品供不应求,而生产受到场地的限制。他告诉我们,厂里在申报一个项目,建新厂房。可是报告打上去半年多了,还没有批下来。而随着“娃哈哈儿童营养液”的迅速热销,催货信函、电话接踵而至,不少商户索性直接开车来立等提货。我们在厂里就看到排队等货的许多车辆。宗庆后说,保健品市场正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如果“娃哈哈”不及时扩大生产规模,其他仿冒产品肯定会一哄而上,这样一来,“娃哈哈”将失去市场机遇。但是,按照传统的发展思路,立项、征地、搞基建,在当时少说也得两三年时间,很可能会陷入厂房造好后而产品已没有销路的困境。我们听了也为“娃哈哈”急起来。

  在回市府的的路上,我们几个就议论起来。能不能“借鸡生蛋”,让开工不足、场地有余的工厂,腾出一些地方给“娃哈哈”使用呢?或者,干脆让“娃哈哈”去兼并一家厂。从“娃哈哈”的周边考虑,我们想到了两家厂:一是杭州利民制药厂。这家厂的厂长姚祖丰,也是杭州市比较有名的企业家。可他引进了一套设备生产“中国可乐”,因为味道像咳嗽药水而无人问津,企业也陷入困境;二是杭州罐头厂。厂长刘树荣是市一轻局下派的干部,曾到深圳闯荡历练过,很有魄力。可作为国有大企业,方方面面受到的制约很多。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转轨,该厂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已陷入资不抵债的危险境地。如果让“娃哈哈”去兼并“杭罐”,“娃哈哈”就立刻可以让“杭罐”空闲的100亩场地发挥作用,抢占市场制高点;而“杭罐”也可以摆脱产品积压、资不抵债的困境。

  可是,要让一家成立才4年的校办小厂,去兼并一家庞大的国营企业,这行得通吗?在当时风气未开的情况下,要冲破几十年来形成的体制和利益机制的束缚,这样做谈何容易?我们心中没有底。

  回到市府后,我就去找“卢兄”,就是当年的杭州市市长卢文舸。我当时的身份是浙江日报驻杭州记者站站长,已在市里工作了四年多,平时经常在一起聊聊天。我称卢文舸“卢兄”,卢文舸则叫我“杨老弟”。

  卢是文革前的浙江大学毕业生,近50岁,曾在北方工作过。调回浙江后,当过厂长和省电力局的领导,对基层的情况很了解。主持杭州市政府工作后,一直致力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当我把“娃哈哈”的情况以及我们的设想向卢兄一汇报,卢很激动,当场从座位上站起来,说:“这个设想很好,我支持!”得到卢的支持后,我又到市委书记办公室。市委书记吴仁源是个忠厚长者,办事考虑周全。他听了我们的想法后,也表示赞成。杭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后,决定实施这项“小鱼吃大鱼”的改革。

  (下转第2版)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要闻 00001 “小鱼吃大鱼”事件的幕后故事 2008-11-19 48256F6C00202568482574FD000E716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