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项奶奶的帽子,我可以要一顶吗?”本报关于“热心人项乃秋编织帽子、围脖要送给老年报读者”的稿件见报后,这样的电话就响个不停,项奶奶放在编辑部的帽子、围脖,也在两天不到的时间里,被读者们“抢”走了。
打进电话来的读者,有替长辈要的。下城区竹竿巷社区的黄女士就是如此,她说:“我想要一个,送给我婆婆。她很怕冷,冬天里都要戴上帽子、围上厚厚的围巾。有了项奶奶的帽子,这个冬天她应该就不怕冷了。”黄女士挑的是一顶烟灰色的帽子。
还有好心的敬老院工作人员,打电话替住在那里的困难老人要。11月5日下午,记者就接到了江干区皋亭山养老院的电话,问我们还有没有“货”。因为这个养老院远在杭州城东北丁桥镇,本报记者借采访的间隙,顺道给他们送了去。6日上午,当记者亲手将这些织物送到老人们手中时,78岁的“三无”老人周培金一边高兴地将围脖直接套在脖子上,一边不停地向项奶奶表示感谢:“她年纪这么大了,还这么想着我们,真是个热心肠的好心人哪。”
更多人打进来,是替自己要的。施家花园61岁的范云打进电话来说:“我视力不好,自己无法织,但我又很怕冷。这下可好,省得我再找人编织了。”第2天下午,她来编辑部拿走了一个绛红色的围脖。另外,范阿姨还替她的嫂子、大姐和三姐各要了一个围脖。临走时,她还表示了这样的一个愿望:“我一直想要个帽子,我的头比较大,外面买来的尺寸都不大适合戴。我想麻烦你们,能不能找到一个热心人,帮我织顶帽子?我把这事委托给你们了。”
记者 沈爱群 通讯员 杨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