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综合
3  4  
PDF 版
· 余姚“虚拟养老院”破解山区养老难
· 省委党校老干部深入开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缙云国税局实施“四项
工程”做好老干部工作
· 古时女子的裙子有多漂亮
· 老房子,防火更要紧
· 西湖区为孤寡老人上门收集垃圾
· 省福彩中心向壶源村老协捐款8万元
· 杭州数千名集邮爱好者
相聚集邮日
· 耳聋助听器
· 玉环改革开放30周年
巡回报告团深入基层演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1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在虚拟的空间里提供真实的服务
余姚“虚拟养老院”破解山区养老难
  本报讯 在余姚市山区各乡镇,中青年人口大多长年外出务工或经商,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人口比例逐年上升,占老年人口的一半左右。由于缺乏子女的陪伴照顾,“空巢老人”普遍遇到经济收入低、安全隐患多、精神慰藉少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一人群的养老难题,也成为众多乡镇党委和政府思考的问题。

  鹿亭乡政府经过调研,认为传统的依靠子女养老的模式已不现实,而居家养老才是最能让老年人在精神和感情上满意的养老模式。于是,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为老年人搭建一个真实的养老院,在不改变老年人生活起居环境的情况下,因地制宜推出六种养老模式,即老年互助会、暧巢服务队、村级托老所、政府买服务、拓展敬老院、高档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有偿、低偿和无偿服务,让老年人在家中享受到在养老院中可以享受到的各种方便与快捷。

  在虚拟养老院运作中,政府的扶持实际就是一种资金的“牵动”。按照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凡是家中有老人的,都纳入“虚拟养老院”的服务范畴之中,而其中户籍在乡内且常年居住,子女不在身边,经济和生活困难且家庭难以照料的重点优抚对象、独居(空巢)高龄老人及其他特殊困难老人则列为重点服务对象,政府以补贴方式出资为他们购买服务,享受标准为每人每月120元。

  在老年人居住比较集中且有服务需求的行政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乡里腾出一幢独门独院的二层楼房,又拨款15万元,办起食堂,添置活动器材,建托老所,不到一个月,承载着众多老人心愿的老年服务中心终于建成了。

  政府的尊老之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支持。老年人发扬互助互济精神,自发组建互助会;学校、卫生院、广电站、供电所等部门成立暖巢服务队;妇女、青年、党员成立助老志愿者队伍,向全乡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

  虽然是“虚拟养老院”,但这座搭建在虚拟与真实之间的“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却是贴心的。每天,老人们像学生一样“早出晚归”,“托老所”里食宿、医疗、娱乐等服务设施齐全,就像照看小孩子一样。老人们扎堆娱乐摆脱了孤独,还不用自己生火做午饭。

  暖巢服务队也不闲着,忙着开展为老服务。乡卫生院的医生为每一位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并为部分老人免费配药;妇女主任们纷纷卷起衣袖,拖地擦窗洗碗筷,为老人们打扫卫生;村理发师郑坚洪为老人们免费理发、剃须;广电站、电管站、邮电所三家部门各司其职,纷纷为老人们检测有线电视线路、铺设电线、修理电话机等,保证老人们能准时看上电视。

  全乡22名困难老人还享受到特殊的待遇,乡政府派出专门服务人员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项目包括洗衣、洗物、打扫卫生、做饭菜、陪同看病购物等等,这“点菜式”服务解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胡 霞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综合 00002 余姚“虚拟养老院”破解山区养老难 2008-11-12 48256F6C00202568482574E40012F0B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