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 做终身“学习者” 让快乐伴一生
· 看我家厨房
三十年变化
·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处于黄金时期
· 91岁的项奶奶织了91顶帽子、围脖
送给地震灾区,也送给本报读者
· 浙江人最爱樟树兰花
· 四部长篇小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 陈云林率团11月3日抵台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1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做终身“学习者” 让快乐伴一生
加拿大成人教育学教授谈“老年教育”
  本报讯 “老年人应该寻找各种机会进行学习。终身坚持学习,将会让你一生很快乐!”日前,加拿大成人教育学教授罗杰·博学(Roger Boshier)在杭谈起了老年教育。

  罗杰教授是在“2008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社区教育峰会”上说这番话的。当天,作为外国专家,罗杰教授与来自国内各阶层的专家学者,就“终身教育与城市发展”,对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高城市品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上,罗杰教授特意谈到了他对老年教育的一些看法。

  每一个城市都有责任帮助老年人学习

  在谈到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时,罗杰教授说:“一个学习型城市应该是人道的、欢乐的。每一个城市都有责任帮助老年人进行学习,主要是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以激发老年人对学习的热情和态度。”

  在他看来,“有些人认为学习是一种个人的、繁重的行为。因为,许多人对学校的记忆并不愉快,他们忘不了学校里专横的老师和苛刻的考试。”因此,学习型城市必须营造欢乐喜庆的气氛,让集体学习的过程消除人们对学习的恐惧。具体到老年人,因为老年人在体力和记忆力上,都没法跟年轻时相比,所以在老年人学习的过程中,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显得尤其重要。

  在杭州,罗杰教授特别提到上城区在帮助老年人学习上做得很好。以“终身教育券”的形式开展老年教育活动,是上城的首创。老年人可以凭教育券参加“市民新知识、人文素质及七彩夕阳”等8大工程的各项培训。同时,他们还开辟了“电子终身教育券”,建立起一个基于网络的、全新开放的虚拟学习社区,老年人可持券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学习。到目前为止,上城区共发放市民终身教育券折合金额288万元。老年人普遍反映,“终身教育券”让他们实现了年轻时想要做而没有时间去做的事,退休生活更充实了。

  老年人在任何环境下的有效学习,都是有益的

  所谓“开卷有益”,罗杰教授主张老年人应抓住各种机会进行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是一种正确的态度。那种认为‘学习是年轻人的事’的观点,极端不可取。”

  在他看来,这种学习也分“正规的学习环境”和“非正规的学习环境”。前者基本在学校内进行,后者大多在社区内实施。

  在加拿大,因为正规的学校对学习者没有年龄限制,一个老者即使已经70岁,他照样可以在大学里进行学习直至拿到学位。

  在中国,各级老年大学的开办,给老年人提供了比较正规的学习环境。除了接受这种正规教育外,其余各种在不同环境下举行的培训及学习(比如老年电大授课、各种电脑和英语等新知识培训等),老年人都应积极争取。此外,老年人在家中也可以进行学习,电视、报刊、网络等,都是很好的学习工具。

  成为终身“学习者”,你的一生将会很快乐

  目前在国际上,学习的人不再被称呼为“学生”,而是被称为“学习者”。老年人如果能积极成为终身“学习者”,那么你的一生将会在学习的快乐中度过。最后,罗杰教授如是说。

  “不停地学习,除了能让老年人学到各种新知识、新观念,与时代共同进步,即中国人所说的‘与时俱进’外,学习,也能让老年人扩大视野,保持身心愉快、情绪平稳,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预防各种常见性老年疾病的发生。”罗杰教授说。

  他还指出,老年人经常进行积极学习,能够很好地调动身体各方面的状况,让人处于“年轻态”,能够减缓衰老。

  记者 沈爱群 通讯员 陶汝芸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要闻 00001 做终身“学习者” 让快乐伴一生 2008-11-5 48256F6C00202568482574F6001F44C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