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8日上午,“中医中药中国行”浙江启动仪式暨杭州站活动在杭州运河广场热闹举行。名中医现场义诊、《本草纲目》及李时珍雕像、中医药文化百米画廊、有奖识别中草药、大型歌舞表演……整个运河广场仿佛成了一个中医药的“嘉年华”。
现场义诊忙煞名中医
“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的一个宗旨就是让中医药惠及千家百户,为大众健康服务。活动邀请了杭城十几家医院的中医师来到现场,由全省最负盛名的十位专家组成的专家义诊现场排起了长队,志愿者更是当起了“护士”,帮病人挂号、叫号……四个月前不慎爬山跌倒的朱锡堃老人,今年68岁,特地来看中医骨伤科。颈椎和腿部都动过手术的朱锡堃正是在西医医生的推荐下来向中医名师咨询术后调理的,“中医药在术后调理恢复中比较显著。”据工作人员透露,当天上午每个专家都至少看了三、四十个病人,大大超出了平时在医院的数量。
中医药文化长廊备受关注
最早的医疗器具是什么?中草药的起源是怎样的呢?百米宣传长廊集中展示了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良好的疗效。“原来古人用于切伤口的石器是最早的医疗器具。”陶大伯非常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他说,这个百米长廊不仅让自己学到了不少中医药知识,更是展示了我们灿烂的中药文化。在宣传长廊前,广大市民称赞最多的就是中医药诗画了。“偷吃猕猴桃,营养胜蟠桃”、“菊花香万家,老少皆品茶”等顺口溜,结合了食品特性、历史故事、饮食注意事项、烹饪举例,并且辅以有趣的漫画,极大地增加了阅读情趣。广场中间竖起的《本草纲目》展牌及李时珍雕像备受关注,引得不少市民按下相机快门。
中草药有奖识别聚人气
“这不就是桃仁吗,难道也是中药?”张丽菊阿姨看着这包桃仁,眼神充满疑问。“您答的没错,这是桃仁。”小陈一边把卡通饰品送给张阿姨,一边解释,“桃仁可以活血祛瘀,广泛应用于各种食疗,桃仁墨鱼就非常有名。”小陈是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大三的学生,和其他十几名学生一道向市民讲解和展示中草药知识。中药饮片识别、中药图谱识别、中药谜语竞猜都吸引了众多参与者。从小就对中医药有着浓厚兴趣的小陈告诉笔者,“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对中药很有感情,对于某些中草药的认识还要超过我们呢,他们有很多偏方的。”小陈更是希望这些活动能吸引年轻人参与,让更多的年轻人来认识中医、感受中医。
据悉,“中医中药中国行”浙江行系列活动已经在11个市地相继展开。
实习生 俞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