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曙光社区有这样一个好家庭一群好兄妹,尽管她们的弟弟在不久前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走得很安静、很安祥。
她们说起弟弟来挺命苦,回想当年支边支农时期,虽然大家庭中的哥哥姐姐们争前恐后要留城,但最后还是把惟一的留城名额留给了他。1979年他进厂没几天,却因一次意外成了残疾人——右手的四个手指被机器无情的夺去……
1998年,由于企业经营不善,工厂被迫关闭,弟弟遭遇了转岗。好心的姐姐托朋友找关系把他安置到乡镇企业里做负责技术的带班师傅,一家人心想着终于可以安稳过日子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乡镇企业里上班没有几年,他不知怎么的,头就开始莫名地疼痛,四肢渐渐变得无力,手脚也经常性出现颤抖。有时候他连踩自行车的力气都没有,时常在上下班的路上因无力跌倒,2001年,他不得不中断了工作。
这让家里的姐妹们时刻牵挂甚至是感到不安,于是哥哥姐姐们驮着他来到李惠利医院作了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
检查结果令人窒息,他们的弟弟竟然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并附大脑肌瘤。很快病情就开始恶化,小脑开始萎缩。从四肢无力发展到瘫痪在床,“天呐!我们究竟该怎么办?”一家人从心底迸发出一声呐喊!
为了让弟弟一家今后的生活有着落,姐妹们凑在一起,商量着往后怎么共同承担起照顾的重担。
大家庭又有了新分工:哥哥身大有力,负责背负他四处求医问药;姐姐负责照顾他的日常起居、洗漱更衣;妹妹为他送饭吃药、端屎端尿接送侄女上学。就这样,他们分工合作开始了精心照料弟弟的旅程。生活照顾的问题初步解决了,可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了:此时连弟媳也下岗了。
看病要花钱,女儿上学要花钱,家庭日常生活要花钱……很快这个家庭的经济面临崩溃边缘。这又该怎么办呢?
再看看家里的兄弟姐妹们,他们的家境也并不好,也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经济相对拮据的工薪阶层。这时大哥发话了:看病的钱,我们当哥哥的出;姐姐也说:孩子上学的钱我们来出;妹妹讲:每天的饭菜我来买,再多也不多几张嘴。
他们家庭困难的消息也传到了社区。社区的书记主任非常重视,立刻召集全体干部开会讨论。他们利用社会资源成功地实现了机关(江东区政务办理中心)与家庭的长期结对帮困。在此基础上社区干部更是逢年过节一次不落地看望慰问,对他们实施助医、助学、助困以及申请了低保,同时组织社区志愿者进行长期上门服务,从此他们家的生活有了最基本的保障。
从瘫痪在床到安祥地离开这个世界,期间过去了六年。在这两千一百九十个的日日夜夜里,凝聚的是这一家兄弟姐妹们血浓于水的真情。 留言人:钱慧波
宁波东胜街道曙光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