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省老龄办与省老年学学会于10月28日在杭州联合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年暨浙江省人口老龄化20年”论坛。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获得同步发展,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渐趋完善,与此同时,我们所要面临的老龄化形势将更为严峻。副省长陈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全省老年学专家学者和老龄工作者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对我省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据统计,全省2007年末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为698.52万人,占年末总人口数的15%,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首次突破100万人。老龄问题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1984年11月,我省成立了专门的老龄工作机构,老龄事业从此纳入了综合协调、统筹发展的轨道。二十多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浙江省老龄事业也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壮大,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城乡老年人的政策措施和保护老年人的法律法规,在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兴办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丰富城乡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走出了一条有浙江特色的老龄事业发展之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真正严峻的形势并不是现在,而是在其加速发展阶段直至高峰期,加速期起始于“十一五”期间。根据预测,按照现行生育政策,到2010年,我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746.6万人,将占总人口的15.11%。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我省还将迎来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高峰,届时,全省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0%以上。老龄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必将对未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一系列的严峻挑战,成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元素。
参加论坛开幕式的还有老同志铁瑛、翟翕武,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也专程前来参加会议,并作了《社会转型与老龄事业的思考》的演讲。开幕式上,省老龄办和省老年学学会对参加论坛的23篇优秀论文进行了表彰。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