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友人给我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外国故事,这让我想到,人生在世,应该竭力去增添“快乐的寿命”。
故事说的是有一位旅行者来到一个墓地,他仔细端详墓碑,见上面刻着字:某某,活了7年6个月零5天。他又转向另一块石碑,上面又刻着:某某,活了5年7个月零2个星期。他又继续读了几块墓碑,都是一样的形式:一个名字,一个人生存的时间。时间最长的也只有11年,他们的生命真是太短暂了。这位旅行者不禁悲伤地哭了起来。
听到哭声,一个老者走了过来。对旅行者的疑问,给他讲了当地古老的习俗:当一个人长到16岁时,父母会给他一个本子,让他遇到快乐的事情时,就把它记下来。比方说,他陷入热恋;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他种的庄稼大丰收了;他的子女考上了大学……这些都带给他多长时间的喜悦。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在本子上记下了他经历过的每一次快乐。当他死的时候,按照风俗,人们打开他的本子,把他快乐的时间加在一起,算出总和,然后把这个时间刻在他的墓碑上。在他们眼里,这个时间才是真正属于一个人生命的宝贵光阴。
这样的寿命真是高质量的,是在七扣八扣之下,有着自已切身感受且不含水分的真正寿数。没有高官厚禄的刺激,也没有荣华富贵伴随,显然这种快乐很平常,很随意。而不少人活不出高兴,是因为贪欲太多。日常老百姓所说的“够用就好”,确是一种不错的简单生活态度。因为简单,就更容易接受有趣的事物,储存更多的快乐阳光。
快乐年龄是建筑在能放弃许多杂念的虚墟之上的。快乐没有一成不变的定义,自己觉得快乐就是快乐的全部奥秘,“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算是一条上好经验。有的人生活不快意,也不妨有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生活,实质上就是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你要生活得随意些,你就只能活得平凡些,看淡点,人要活得快乐些,就只能活得简单些。就得有点“世界复杂我简单”的心境。而人往往是小时候简单,成年了复杂,穷苦的时候简单,变阔当官了复杂。人,一简单就快乐,一复杂就痛苦。不少的人,要活出简单来不容易,要活出复杂来很简单。
人的一世都在操劳,真正的好日子是不多的,幸福时光更是十分之少,因此,我们就应竭力增添快活的寿命。记得我有亲戚被诊断为绝症之时,医生就曾好心嘱咐:让他喜欢吃啥就吃点啥吧!而这时候他大病压身,纵使山珍海味买来,是熊掌猴脑脍就,也吃不下什么了。而我们为什么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想吃什么就吃点什么呢,何必还要有了好衣压箱底,有了好食留儿孙呢。我觉得珍惜生活应当从现在做起,而不是把本已经到手的快乐封存到以后再享受,在不违法乱纪、损人利己的情况下,“及时行乐”有何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