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近日的一天清晨,在安吉县城生态广场上,一位精神矍铄的六旬老人一手握着特制的大笔,一手拿着杯子,用笔蘸水在大理石地面上倒退着写地书。不一会儿,一首唐代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的诗词就跃然地上,那行云流水的秀逸草书,令围观者啧啧称奇。
这位老伯名叫郭钦甫,今年68岁。据郭老伯讲,去年3月份,他看到报纸上刊登有人用自制水笔写地书的报道后,便跃跃欲试。他自制了一支大水笔,长1米,重1公斤,上半部分是塑料管,下半部分是钢管,前端有笔头,里面是空心的,需要时还可以灌水。从那以后,郭老伯一发不可收,迷上了写地书。每天清晨,他用自己特制的水笔,在地上写上半个小时唐诗宋词,约250个字左右,这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这种既简便又环保的方法激发了他对书法的热爱之情。去年7月份,他来到安吉工作,几乎每天清晨在生态广场的地面上坚持写地书。一年多来,郭老伯持之以恒练习书法,练就了一手秀逸的草书。
郭老伯告诉笔者:“提着重笔写地书,不仅可以练习书法,更重要的是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对锻炼手腕力量大有好处。每天清晨,写写地书,活动筋骨,开动脑筋,日子过得不亦乐乎。” 刘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