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几天,杭州市下城区东新街道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给一些老人送去照片,这是老人们的“钻石婚纪念照”。照片上,一对对老人头碰着头,笑靥如花,笑得好幸福。
这是东新街道于重阳节前送给这些老人的一个“大惊喜”。当天,街道邀请辖区内13对老人举行了隆重的“钻石婚”庆典活动。穿上颜色鲜艳的缎子唐装,手捧怒放的鲜花,吃着甜甜的奶油蛋糕,再坐上“花车”集体到西湖边看看新景,半天时间,老人们始终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结婚62年了,还从来没有拍过正规合影,真的比当年结婚还开心!”当90岁的劳如春携着77岁的冯阿芬,在众人的注目下,双双切开那个双层大蛋糕时,“喀嚓——”摄影师及时给两人的笑脸定了格。
照片上,劳如春身穿蓝色唐装,老伴冯阿芬则着大红唐装,笑啊笑,画面显得那样和谐。
“以前因为家里穷,所以我直到28岁才娶妻,那时她只有15岁。”劳如春说,“当时,有钱人取亲用的是大红花轿。而我呢,雇了一辆三轮车就把新娘接回家了。那时,我就想,一定要好好对待她。”几十年来,劳如春实现了他心底的承诺。听了他的话,冯阿芬笑眯眯地说:“我们大儿子今年也61岁了。以前我们从来没有庆祝过结婚纪念日,今天我真的感觉很幸福,想到了就忍不住要笑。”
送到向子军和杨南蓉家的,则是两人并肩坐着“喜庆游览花车”欣赏西湖美景的合影。照片上,老向穿的是黄色唐装,老杨是大红唐装,两人的脸上,也是写满了幸福的笑意。
他们俩是湖南同一个村子的地道同乡,1951年老向参军到了部队,杨南蓉一个人留在老家带孩子。1958年,向子军转业到杭州重型机械厂,杨南蓉也得以来到杭州和他重逢。
“我们结婚这么多年来,因为老伴脾气很好,我们遇事总是有商有量,所以称得上是和谐家庭。”向子军开心地告诉我们,“做夫妻,要平等、谦让嘛!”
据了解,为长寿老人们喜庆“钻石婚”,并邀请他们讲述婚姻生活中温馨的二三事,已成为东新街道弘扬“尊老敬老”优良传统的一项活动。以后每年,这样的活动都将继续。
记者 沈爱群 通讯员 龙建成 费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