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往事
3  4  
PDF 版
· 1939年,中共浙江省委在丽水
· 骨痛消
· 仙藻天然螺旋藻 爱心献浙江老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9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1939年,中共浙江省委在丽水
毛传书
  1939年,当时地下中共浙江省委曾从温州迁到丽水,在丽水四牌楼开了一爿百货商店——“兴华广货号”作掩护,秘密开展工作。省委书记刘英以店老板的身份化名王志远,住在下河村一农民家中。店里共有三个人,一个叫阿三(原名王德珊),一个叫老顾(原名张伟群),一个叫小郭(原名郑嘉顺),都是省委机关的工作人员。阿三当老板,老顾作账房,小郭年纪最轻,当营业员。这些情况,我最早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读了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革命故事《把中央指示带回来》之后得知的。

  这本书的作者叫远帆,书中两篇故事,写的都是有关地下中共浙江省委隐蔽开展革命工作的事,其中《第一爿百货商店》,讲的就是省委机关在丽水的情况。我读后,为丽水山城还有这样一段光荣历史而感到自豪,并由此对革命前辈产生敬意。但当时我怎么也想不到,这地下省委机关的三位同志阿三、老顾、小郭后来都会给我见到,而且从他们的讲述中,得知地下省委机关迁来丽水前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

  1 “小郭”口述:

  1939年省委机关从温州迁到丽水

  1980年,新年伊始,当时的丽水县委组织部和统战部根据老同志反映,决定搞清地下中共浙江省委在丽水的活动和红军挺进师政治部主任黄富武在丽水牺牲的情况,拟筹建省委机关旧址刘英纪念馆和在万象山建立黄富武烈士纪念碑。当时我刚调到政协工作不久。政协专职干部只有两个人,一个副主席,一个就是我,没有单独办公室。副主席李银通是老同志,和统战部长张洪田合用一个办公室。我在统战部办公室占了一张桌子工作。由于“文革”后新的一届政协还未建立,两人就被指定专门做这件事。我负责搞文字材料,先后去了遂昌、武义、温州、永康作调查访问。1980年7月,由李银通同志带领五位同志去温州走访了当年地下省委的老同志郑加顺、王德珊。同去的还有组织部徐德福、商业局章钦河、文化局林招松。林招松负责拍照,我作文字记录。7月11日,时任中共温州地委书记的郑嘉顺同志在温州雪山招待所接见了我们。省委机关在丽水时,郑嘉顺同志对外是四牌楼兴华百货商店的营业员,化名“小郭”。他当时只有17岁,是最小的工作人员,与我们交谈时已年近六旬。他告诉我们,省委机关1939年春天从温州迁到丽水,1941年春天搬回温州。迁丽水是因为当时省城杭州被日寇占领,国民党的省政府和一些部门迁到丽水地区,浙江政治中心向浙西南转移,是为了斗争的需要。两年后迁回温州则是因为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形势恶化。当时党的领导干部饶漱石以天主教作掩护,从上饶集中营脱险后来到丽水。他叫省委书记刘英“赶快脱下皮鞋穿草鞋”,意思是叫他上山搞武装斗争。此后不久,省委就迁回温州。

  2 “阿三”口述:

  兴华百货的老板、伙计都是自己人

  当天下午,我们在温州地区招待所见到了“阿三”同志。他原名叫王德珊,当时已是82岁的老人,身体清瘦而有精神。谈起当年在丽水的工作经历,记忆犹新。

  1938年一天,刘英同志找我谈话。他告诉我,根据斗争需要,省委机关要迁往丽水,叫我先去丽水找三处房子,一处是开店作掩护,一处是我住的,另一处是刘英同志住的。还讲了到丽水之后,怎样隐蔽开展工作。他叫我全家搬丽水,我母亲给他作娘,叫我女儿阿香给他当女儿。他自己化名王志远,和我作同胞兄弟。因刘英是江西人,我是温州人,两人口音不一样,就说我们同爹不同娘,刘英从小跟父亲在外面读书,我一直住在温州。为了应付国民党抓壮丁,我还通过温州一个伪保长的关系,开了一张独子证明给刘英同志。证明上化名王维忠,在青田和丽水交界地方做生意。

  我到丽水很快找到三处房屋。刘英同志住在城外下河村一个当甲长的农民家里。我住在绅弄口一个开盐店人家中,房主人姓朱。我在他家里开了个织袜工场,在温州我是开家庭织袜工场的。省委迁丽水之后,先在城内四牌楼开了一爿小店,店号叫“元昌”。不久这间店屋被日本飞机投掷的燃烧弹烧毁,我们又在原址废墟上摆了一个摊。后来附近一户姓吴的本地人,在敌机轰炸后盖了四间店面楼房,我们向他租来两间,开了一爿百货商店——“兴华广货号”(另两间他自己开布店)。这爿店是省委立足作掩护的。外地来省委的人都不准到店里去。绅弄口我住的地方是省委秘书处,许多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省委在丽水有多处活动地点,如花园弄黄律师家,还有大水门等。在兴华百货商店工作有三个人,我是当老板的,化名叫“哲生”,党内叫“阿三”。还有老顾(姓张,现在上海工作)和郑嘉顺同志。老顾当账房,郑嘉顺当学徒,他那时只有十几岁。刘英同志在下河村的住址是保密的,没有人知道。有什么事情我及时向他汇报,由我第二个儿子送信。我做了一个小袋,缝在儿子的裤腰里。每次送信去下河给两个铜板买零食。刘英和我母亲、女儿阿香住在一起,称一家人。阿香脸孔方方的,群众都说和刘英同志很像呢。刘英同志对外的身份是兴华百货商店老板,他还备了些常用药,给群众治病,群众都叫他王先生。他和群众关系很好。

  3 “阿三”口述:

  叛徒出卖,刘英和我都被捕了

  1941年省委迁回温州后,中央任命刘英同志担任浙、闽、赣特派员。他从丽水返回温州时,由于叛徒出卖,刘英被捕了。

  当天晚上2时,我家有人敲门,在我家楼上,他们把我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住在我家的姚祖培(衢县县委书记,被捕后在永康方岩叛变)。当时我感到异常突然,不知道是谁当了叛徒。

  刘英同志被捕后,被押解去永康方岩。我和其余同志关在温州监狱。不久日寇逼近温州,国民党惊慌逃跑。不知什么人把牢门的锁开了。起初我们不敢出来,怕敌人暗杀。但看看没有什么情况,就一个个走了出来。同志们在牢里受了折磨,出来时两条腿千斤重,走都走不动。走到楼下,忽然看见门边有一个人影晃了一下,仔细一看,原来是周义群,心里就有数了。

  阿三同志记性非常好,很健谈。可以听出当年在省委机关,他算得上是一个内当家,自己的经历一件件都记得很清楚。当我们问起叛徒周义群后来的去向时,他显得非常兴奋,告诉我们说:“1949年温州解放,周义群夫妻俩和他岳父郑伯郎都逃往上海,过了些时间,看看没有什么事,又溜了回来。我发现他们之后,报告了当时在温州的林辉山同志。林辉山同志通知公安局,公安局立即采取行动把叛徒捉拿归案。后来周义群、郑伯郎被判死刑枪决了,周义群老婆被判无期徒刑,得到应有的下场。”

  4 再见“老顾”:

  商店旧址已成革命文物

  这次走访回丽后,我根据记录整理写了两个材料:《郑嘉顺同志回忆前地下浙江省委在丽水情况》和《王德珊同志谈地下省委机关迁丽水的前后情况》。接着仍由李银通同志带领去永康,了解了刘英同志在永康方岩的情况,我又整理写了一份《刘英同志在永康方岩被敌人关押和牺牲情况》的采访材料。还做了两件事,一件是经老同志确认,将四牌楼兴华百货商店旧址(当时为丽水县水产公司门市部)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归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另一件是经地区民政局批准,在万象山建立一座“黄富武烈士纪念碑”。

  1984年我出差去上海,住在安亭路浙江驻沪办事处招待所。经打听,曾在兴华百货店工作的“老顾”(原名张伟群,在上海建委工作)就住在附近不远之处。我终于找到他家,告诉他丽水已将省委机关兴华百货商店旧址作为革命文物保护,准备作些陈列展览。他听了很高兴,说:“啊,有这样的事!”他告诉我,自己在店里工作时间很短,因为“面红”很快被调离。最后他给了我一张照片。虽然见面时间很短,但至此,当年省委机关的三位革命老前辈我都见到了。他们讲述的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这一段重要革命斗争历史,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往事 00007 1939年,中共浙江省委在丽水 2008-9-24 48256F6C00202568482574CC001FFE9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