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人,包括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也纷纷给冯根生打电话或者写信,对他的行动表示支持。
冯根生罢考的消息在报上刊出后,浙江企业家协会就召开座谈会。到会的企业家们对冯根生罢考表示支持。他们呼吁,有关部门少来点形式主义,多来点实实在在的理解、支持和服务。
《光明日报》、《报刊文摘》、《新闻报》、《解放日报》等全国几十家报刊都相继刊登了冯根生罢考的消息。
11月25日,在《全国著名企业家率先罢考》一文发表半个月后,《人民日报》又发表了我采访杭州市市长卢文舸的专访《体味厂长甘苦 多为企业服务》。本来已经十分热闹的罢考风波,又掀起了新的热潮。第二天,也就是卢市长的专访发表的第二天,杭州市召开了部分政府部门负责人的座谈会。市体改办、经委、计委的负责人都出席了座谈会。
这次座谈会后,杭州市各政府主管部门就迅速行动起来了。市经委通过检查,立即停止了除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以外的一切考试。杭州市二轻工业总分司还把精减会议、减少文山会海真正提上了议事日程,可发可不发的文件、报表都一律不发,妨碍厂长经理正常工作的考试都停了下来。
在那段时间里,我一连采写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厂长争相谈罢考》、《开明婆婆谈罢考,举一反三议改进》、《市长谈罢考,出语动人心》、《杭州市机关提高办事效率》等稿件。而上海的《文汇报》、《解放日报》,也立即派出记者赴杭州采访,都拿出了相当多的版面来刊登冯根生罢考的文章。《文汇报》在一版专门开出栏目,讨论冯根生罢考。有的“赞冯根生罢考”,提出:“厂长不是万能博士,哪能没完没了地接受各种考试?”有的“劝冯根生应考”,说:“你冯根生不应该狂妄自大,人家都在考试,你为什么要罢考?还是老老实实多学习,老老实实去参加考试。”有的说“解铃还需系铃人”,提出:“要解冯根生之难,恐怕还要从上级部门做起。主管部门要在思想观念上来一番转变,使机关工作围着基层转,为企业服务。”有的呼吁:“让厂长经理轻装上阵”。《解放日报》也先后发表了“‘罢考’之考”以及一系列评罢考的文章。一时间,沪上处处议罢考,各界人士对冯根生罢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媒体的报道,也引起了上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上海市分管经济工作的副市长顾传训,专门把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找来,了解上海有否考厂长问题。当他了解到,上海的厂长经理都十分关注冯根生罢考的报道,对本市一些考厂长的做法也颇有意见时,就指示要充分听取基层的意见,尽快采取措施改进。同时,在《上海市政府信息》1991年第269期上,顾传训又专门作了批示:经委发一个通知,应当停止对厂长的一切考试,如确实需要增强某方面知识,可由经委统一研究,一个口子负责。
冯根生罢考,在全国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北京、上海、云南、贵州、广西、广东、东北等地的企业家,纷纷赞赏冯根生的罢考之举,并就有关问题展开讨论。而问题的讨论也逐渐超越了“罢考”这一具体事件,广泛涉及了如何理顺政企关系、切实转换经营管理机制、不搞形式主义。一时间,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罢考的冲击波。
冯根生的罢考之举,以其振聋发聩的声势,荡涤各种形式主义的观念和思想,为理顺政企关系、改善国有企业的外部环境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罢考风波虽然已过去十几年了,然而,冯根生敢当“出头鸟”的改革精神,还是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改革者。我想,正是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才使中国的改革一步一步向前,不断取得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