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作雁歌盛世,以雁会友乐余年。”为了丰富晚年生活,我以书画陶情冶性,而在我的书画创作中,芦雁是我最喜爱创作的题材之一。虽它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生命,但有着志存高远、淡泊襟怀的顽强精神。
少年时,能雕善画的父亲教我怎样画雁,他经常以芦雁为题材,雕刻装饰花板,在国家4A级的缙云仙都风景区的“问淦亭”,就有他的芦雁雕刻装饰作品。
雁是候鸟,知时搬迁,它们不怕艰险,严阵有序,志在千里,勇往直前,护群爱体,同飞同乐,它们的精神和品质深深地吸引了我,由此借笔来歌颂芦雁的精神,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为雁赋诗作词,挥毫泼墨。把雁画得形神兼备的,如宋初画家惠崇,他尤工小景,常作《寒汀落雁》和《远清小憩》,惟妙惟肖。明代林良画雁则注重形象,用笔洒脱,墨色流畅,善于表现大自然的野逸情趣。最可称道的是清代的边寿民,首创大写意泼墨芦雁,画得逼真传神,享誉画坛。
我为了画好雁,了解雁的生活习性,常跑到瓯江岸滩,溪边河塘,观其空中南飞大雁,排成“人”字和“一”字,有序成行,美丽壮观。为了熟悉雁的生活习性,我对雁的飞、游、食、啄、蹲、宿、卧等多种姿态细致观察,做到多记、多想、多画、反复练习。
在创作中,我遵循“以物写神,托物言志”,通过笔墨写意画,将雁人格化,赋予精神情感,把雁的“志存高远”、“淡泊襟怀”勾画出来,力争突出雁的神韵,而不失其态;涂抹色彩而不失其美;选配背景而不失其雅;书写雁的诗题而不失其妙。把写意画所讲究的情景和背景相互交融,达到“以物抒情,以形传神”。
经过多年的绘画创作,我的作品被收入多部画集,今年,入选世界华人庆奥运名家书画展,得到社会人士来笺好评,大大鼓舞了我的创作热情。
施子洲 口述 夏淮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