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对人均期望寿命已达79.74岁的杭州而言,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我们去关注、去呵护。对要建设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生活品质之城”而言,让失保的农村老人过上品质生活,是其中的应有之义。近日召开的杭州市委常委会,再次为杭州老人带来了好消息。
杭州自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11年成为老年型城市。到2007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03.95万人,占总人口的15.58%,老龄化程度接近预测的全国2015年水平。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是“生活品质之城”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提升农村无保障老年人生活品质,他们将推行农村无保障老人生活补贴制度,即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在被纳入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养老保障范围之前,可享受地方财政给予的生活补贴。杭州市民政局已经起草了《杭州市区农村无社会保障老年人生活补贴实施办法(试行)》。杭州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该办法最迟会在年底审定通过,并马上开始实施。
届时,杭州老城区范围内持有农业户籍、且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及未享受政府各类定期定量救济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可以领取一定额度的生活补贴。
该负责人还说,截至去年底,老城区尚有既非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也不是企业退休的老年人约2.2万人,从今年起,市里将对此类老年人按照企退人员200元/人的标准,进行每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
另外,对于经常乘公交出行的老人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市民政局建议,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范围将从1—399路扩展到1—499路。这条建议已被市委常委会采纳和通过。同时,根据萧山、余杭两区公交一体化的新形势,尽快在萧山、余杭两区为老人开通免费线路。
此外,杭州市还将加快推进养老机构建设,特别要鼓励民资外资进驻养老社会事业。而广受关注的2000张床位的市老年公寓将力争年底完成前期筹备工作,确保明年开工建设,3年投资3个亿完成建设任务。
实习生 俞春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