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干事,要不迷失方向,总须有个合理可行的坐标。为人处世,要不左右摇摆,就得把自己放在适当的位置,这样才能以平和的心态看人看己,以清醒的头脑对人对事。看“轻”自己,不觉得自己了不起,是为了做更了不起的事业,显然这是成就大业的基点,是通向美好未来的长梯。相反,一事当前,先看“重”自己,必然导致盲目乐观,狂妄自大。而傲慢之时,就是危险之时。看“轻”自己,才能自重、自珍和自爱,这种“轻”,如同太极推手,实可四两拨千斤。如同轻声细语,有时远比高声大嗓来得有震撼力。
份量重的“大手笔”作品,往往是由份量很轻的小手腕舞动小狼毫描绘而成。看“轻”自己,低调做人,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以谦虚的态度做人行事,这是成功人生的先决条件。“我心中,你最重”。人的品行也好,人格也罢,重量应该由别人来掂量,在他人心目中占有份量,那才有意思,才有意义。自视过高、感觉良好、趾高气扬、霸气十足的人在别人看来,往往如风中芦苇,似田中稗草,显得轻飘飘。
“天使飞得高,是因为她把自己看得轻”。这种轻,不是风轻轻、飘飘然,而是减轻了负重,放下了包袱,“轻飏直上重霄九”。我们常说看人长处,可以相处,这种相互间的和气和睦,正是基于看轻自己一点,看高别人一眼之上的。这种“轻”,深切地感受别人的能量,团队的力量。而不知自己几斤几两,总是觉得自己颇有份量的人,会常常感到事事“没有我不行”。有这种感觉的人,其实在气度和修养上是很轻的。这种“轻”,是让人瞧不起的“轻”,是一种典型的“轻骨头”。我常与人调侃,地球上少了一个人不是转不转的问题,而是转得更快,因为地球减轻了一个人的分量。
重与轻,既充满矛盾又辩证统一。山尖之“重”,代表了一种高度;针尖之“轻”,体现了一种力度。哲人毕希纳说,人就是“灰尘、沙粒和泥土”。人本身就是很轻的东西,如果做了人类想成仙,生在地上想上天,总把本人比白玉,老将自己当珍珠,怕是时常会有要被埋没的痛苦。看“轻”自己,体现的是一种谦虚中的坚定有为、清醒中的苦心经营,是在人生和事业目标中的合理定位。看“轻”自己,是人生和事业的起点,更是一种永恒的精神磨练。掘到第一桶金的人,往往情绪膨胀,“气壮如牛”,有人还有“暴发户”的嘴脸,趾高气扬的味道。但当成了真正的富翁之时,往往就会“身轻如燕”,谦和起来。国人首富李嘉诚先生每每会尊重小商人的经营之道,每次外出吃饭后,还不忘与服务生握手道谢。正因为他看“轻”自己,才赢得了更多的尊重。
看轻自己,是一种简单的行为方式。世界是复杂的,简单的东西才是最美的,许多简单的行为方式才让人敬仰。人如果再不简单,就会增添更多的纠葛和烦恼。人不看轻自己,就会变得更复杂,而一复杂,痛苦就会接踵而来。看轻自己,是抛弃城府深沉的一种升华,是开掘灵魂深度的一种显示。看轻自己,当然是要有分寸的,自知地过了头,变成了自卑也不好。这种“看轻”不是丧失自信心,缺乏进取心。而是不张扬,不张狂,是从一滴水的姿态,融于大海中来看待;是以一块石的位置,对比崇山峻岭来思考。这样的结果,反而能促使自己摆正位置,端正姿态,不断进取,常进一步。而对每一个人来说,在平凡之中时时看“轻”自己是不易的,在取得成绩、“形势大好“时尤其困难。这时,能自信而不盲目乐观,能进取而又脚踏实地,能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找到差距和不足,这样看“轻”和小视自己,才更见精神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