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是指非流通股,就是以前不能流通的股票(如国有股)。由于股改,非流通股通过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的方式,取得了流通权。到了约定的时间,非流通股上市流通,称为“解禁”。
持股低于5%的非流通股叫小非,大于5%的叫大非。非流通股流通后,如果抛售,就叫减持。
由于“大非”一般都是公司的大股东,所以一般不会轻易抛售;“小非”就不一样了,它们多是财务投资者,一旦流通,如果获利空间较大,通常会套现。如果“大非”和“小非”都倾向于抛售,那么市场中股票的供应量就会增加,资金面就会紧张,最终导致证券市场中的股票“供大于求”。
通常来说,大小非解禁流后,相应的个股股价应该下跌,因为增加了卖盘,打压了股价,不过,也有例外,如果股东对这个企业高度看好,都不愿抛售,这时,个股的价格反而会出现大幅的上涨,形成“抢筹现象”。 摘自《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