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气干燥,易伤人阴津,皮肤粘膜水分加速蒸发,出现头痛唇干、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现象,冬季易患许多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反复感冒等,往往与秋季肺阴受损有关。医学认为,金秋养肺最适宜,养肺的主要方法有:
摩鼻:不少人的鼻腔对冷空气过敏,秋季一到,便伤风、流涕。对此,经常按摩鼻部有好处。具体做法: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次(迎香穴位于鼻唇沟与鼻翼交界处),每天摩鼻1-2遍。
深呼吸: 方法是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大口吸气,大口吐气。可以站着做,也可以在慢跑、行走或做操时做,目的是吐出浊气,吸进新鲜氧气,改善肺部的气血循环,让气血多流通,增加血中的氧气,以便促进有氧代谢,增强免疫力,加快对肺部细胞的修复,从而达到润肺的目的。做深呼吸,最好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多少下可量力而行。
食补:金秋季节,燥邪为盛,最易伤及肺,此时可通过食疗起到润肺之效。常用食疗是百合汤:百合50克、蜂蜜30克煎汤连同百合服下;或梨汁饮服:藕汁、梨汁、生姜汁、萝卜汁各50毫升饮服。上述食疗均能润肺清热、止咳化痰、生津养肺。
耐寒锻炼:运动方式可选择一些有助于提高抗寒锻炼的有氧运动项目,如登山、冷空气浴、定量步行、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锻炼者可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耐寒锻炼项目,通常用冷水洗脸、洗脚、浴鼻,身体健壮者可在此基础上逐渐过渡到冷水擦身、冷水浴等。实践表明,适宜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有一定的效果。不论选择何种耐寒锻炼方式,都应做到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齐念慈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