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72岁的义乌市退休老师吴士珍一看到笔者就说:“昨天,真是太高兴了,我国奥运健儿共获得了8块金牌,我们夫妻俩高兴得一夜睡不着!”
退休老人的奥运特刊
吴士珍老师自办的奥运特刊令人耳目一新。
他的奥运特刊把中国奥运健儿得到的每一块金牌都用自己特有的语言记录下来。标题为“看奥运,喊加油,贴金牌,颂健儿”,在题区的左上角贴着一面“五星红旗”,右上角贴着一面“奥运五环旗”。
中国健儿得到的每一块奥运金牌,吴老师都用以下五个模块来标注:金牌得主(姓名加彩照)、奥赛项目、奥赛成绩、金牌图标、赞颂辞。
吴老师说,许多人看过奥运比赛后,很多东西就忘了,这是一大遗憾。我们老了,更容易忘记,所以我要用自己的奥运特刊记住这段光荣的历史!
每一张图都来之不易
吴老师将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制作的“家庭奥运专刊”拿给我们看。一对比,我们发现“北京奥运会专刊”更为详细、完整,图文并茂。我们看到,每一个运动员后面都贴有他们各自比赛时的照片,展现着运动员们的飒爽英姿和拼搏精神。
这些图片虽然有些参差不齐,有彩印也有黑白,但都来之不易。据了解,一般新闻报纸上的图像都偏大,太占位置。所以吴老师就要翻阅大量的报纸,以寻找符合尺寸的照片。有时候,他还特意寻求报社帮助,王鑫和陈若林的10米跳台赛的那一张,就是由报社同志将图像缩小之后打印出来的。
享受奥运 祝福奥运
“看奥运会已经成为我们夫妻每天必做的功课。”
吴老师说,他每天早上看奥运比赛,下午搜集资料和信息制作“家庭奥运专刊”,晚上则用来思考分析,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而老伴石老师负责全天候地观看赛事,以便第一时间向他反馈各种讯息。两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吴老师称之为一种“享受”。
当问及“家庭奥运专刊”的用意所在时,他的回答是,中国举办奥运会是百年盛事,他希望能尽己所能,贡献一份微薄之力。“等这个‘奥运专刊’做好了,就可以拿到社区、老年大学里展示,让他们更了解中国的奥运健儿,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体育事业。”
黄克庭 俞函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