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 在鸟巢我们感觉很幸福
· 杭州离休干部
试点居家养老
· 划菱桶 庆奥运
· 以太极的方式看奥运,会有种别样的感受
· 嘉兴老干部与奥运同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义务教太极36年 带出徒弟三四千
杭城太极“角儿”来润清这些天体会良多

以太极的方式看奥运,会有种别样的感受
  他就是一个“角儿”,毋庸置疑的。

  每天早晨,他带着一群老人家,双手齐刷刷轻轻推出,一丝晨风掠过,他们以这样的方式迎接着每天的朝阳。当然,人群里偶尔还夹着几位中青年人。

  这位“角儿”叫来润清,脸色红润声音洪亮,眼不花耳不聋,没有一颗假牙,即便一头白发作了提示,谁也不相信他已高龄82岁。

  “角儿”很忙,一周要赶6个场子,杭州的采荷、吴山广场、西湖边,除了下雨刮台风,每天清晨6点来润清都会准时出现,带领大家呼吸、挥拳。

  36年如一日,他带出了三四千个徒弟,没收一分钱学费。

  这些天,“角儿”更忙,忙着看奥运,还和徒弟们用太极的眼光来解剖其他运动项目。

  36年带出徒弟三四千

  来润清“误”入太极圈,当从1962年说起。那时候来润清年轻,拼命工作学习却不注意身体,落下了神经衰弱和肠胃病。在同事的引荐下,来润清拜师王卓诚(杭城颇有名气的八卦拳师)门下,一招一式,学得一丝不苟。

  事前,来润清没有怀疑过太极的好处,他所等待的,是它以什么方式到来——5年后的一天,他突然发现已经忘却了神经衰弱和肠胃病。

  “太极追求的是心情平和。”悟出了一些真谛,对来润清来说才是最大的收获。他还说,看似简单,想要登峰造极却是极难的。

  学了10年后,来润清开始带徒弟,分文不取,只有一个条件:真心想学。场地自己找,音响自己带,来润清当起了操心的师傅。

  万物生长的春天,来润清都在采荷中学设个教学点,每年招生三四十名,一招一式,教得一丝不苟。年复一年,学生一批又一批。

  36年,自己究竟有多少徒弟,来润清已经有点恍惚了。 “不下三四千吧。”徒弟太多,来润清只能把教学点增至6个,挑出得意门生担任教练,得以让太极更加发扬光大。

  其他教练也都得来润清真传,比如采荷点的方敏,不光太极玩得好,也是极热心的人,责任心强而且全部义务教学。

  看奥运也用太极眼光

  来润清没看过《功夫熊猫》,也不认识里面耍太极功夫的阿宝。

  但是来润清看奥运,8月8日那个奇妙的夜晚,他在电视里看到了鸟巢,2008名功夫小子身穿白衣,用太极写意了中国的圆。

  可惜奥运会里没有太极比赛,他想着哪天太极也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就好了。

  来润清喜欢和学生们一起看,运动员的名字,他是搞不清楚的。这并不妨碍看比赛,他知道,太极不是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却有细节。他说奥运会的运动项目也一样,无论跳水、摔跤、柔道,还有其他各种项目,都注重细节、内外结合。

  那场举重比赛,吴山教学点教练邵美娟也学着开始点评:“来师傅,你总是说练太极要上下一致,你看这个人,如果也能做到上下一致,就能举起来了。”

  来润清笑了。

  “至于养生秘诀嘛,打打太极打打牌,就不会得老年痴呆啦。”

  来润清认为,太极是一个非常开放的与人交流的手段,除了获得身体机能的提高,更多在于心理上的健康。“通过练太极还可以结交很多朋友,快乐指数比较高。”

  记者 葛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要闻 00001 以太极的方式看奥运,会有种别样的感受 2008-8-20 48256F6C00202568482574A900283F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