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袁孙宗的家,最醒目的要数满墙的奖状和一大摞荣誉证书了,诸暨市安华镇退教协会的老师们告诉我,这里的每一份奖状和荣誉证书,都饱含了袁老师的辛勤汗水和心血。
今年80高龄的袁孙宗是安华镇浣丰村远丰村人,安华中心小学的第一任校长。他多才多艺,在讲台上,他既教语文,又教数学;既教图画,又教音乐,在安华、同山等乡镇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唱歌、跳舞、练书法是袁老师的强项,退休后,他发挥特长,成了安华镇退教协会的一名积极分子,得了个“老顽童”的雅号。他京剧、越剧、黄梅戏、流行歌曲无所不会,风琴、电子琴、二胡、笛子样样拿手。在安华镇退教协会的活动室里,每天总有袁老师的身影。
为了展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同时也给老伙伴们鼓鼓劲,袁老师创作了一首适合老年人练唱的歌曲——《不老歌》:“七八十岁不算老,百岁寿星多多少,劝君要把年龄忘,老有所乐多逍遥……”由于是写给老年人的,袁老师选择了中速的节奏,音域也不宽,很合老年人的胃口。袁老师将“不老歌”复印了很多张,除了让退教协会的老师们学唱以外,还送到30多个自然村的老年室里,让老年农民也来学唱“不老歌”。为教会大家唱歌,袁老师一边弹着电子琴,一边向大家讲解发音的要领,还亲自制作歌谱牌,挂在墙上方便大家学唱。袁老师在教唱“不老歌”时,吸引了当地不少村民参加。一位叫何升培的老人乐呵呵地说:“我今年已经85岁了,但我并不觉得老,唱着这样的歌,会觉得越唱越年轻。”
袁孙宗认为,清闲度日、含饴弄孙并不是老人晚年生活的必然选择,他说:“我认准教书育人是我今生今世的唯一追求,我虽然离开了40年日日相伴的学生和三尺讲台,但我还是一如既往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放在自己的心上。”1992年,满头银发的袁老师创办了自己村里的幼儿园。1995年,他在镇校的支持下又创办了安华镇中心幼儿园,在前后5年的幼教生涯中,他整天和孩子们摸打滚爬在一起。“飞飞飞,飞到东来飞到西,张开嘴儿把害虫吃,谢谢你为大家做好事。”“来来来,我们大家做游戏,你坐小火车,我乘小飞机,造房架桥又开拖拉机。啦啦啦,幼儿园生活多有趣。”、“嗦嗦咪,嗦嗦咪,嗦拉嗦咪咪来咪来哆来……”十余首童谣的歌词和曲谱都是袁老师特地为小朋友们创作的。现在袁老师走在路上,5、6岁的学前儿童碰到他都会亲切地喊他:“袁老师!袁老师!”袁老师说,听到孩子们的叫声,他比吃了蜜还要甜。
四川发生大地震以后,袁老师和退教协会的老师们天天坚持搜集各种报纸,再把报纸中关于抗震救灾的图片精选出130幅,一张张剪辑粘贴在展板上,到全镇的中小学校去巡回展出。学校放假后,又把这些展板放在退教协会的活动场所进行展览,让广大群众看到了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决心和信心。北京奥运会马上要召开了,袁老师和他的老伙伴们又抓紧搜集有关北京奥运内容的宣传资料,并自己动手制作作品,准备在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日那天开展“迎奥运、唱夕阳、看展览”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蒋亦新